平面交叉口信号模糊控制及微观仿真系统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页 |
1.1 进行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研究的意义 | 第6-7页 |
1.2 城市交通控制的发展历程 | 第7-9页 |
1.3 城市交通控制理论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4 交通仿真研究概述 | 第10-11页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平面交叉口交通分析 | 第13-25页 |
2.1 平面交叉口的冲突点分析 | 第13-14页 |
2.2 信号控制参数与基本概念 | 第14-16页 |
2.3 信号交叉口车流的运动特性 | 第16-18页 |
2.4 信号交叉口延误分析 | 第18-24页 |
2.5 服务水平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平面交叉口信号模糊控制算法研究 | 第25-38页 |
3.1 模糊集合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3.2 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29-34页 |
3.3 模糊控制器的实现 | 第34-38页 |
第四章 信号交叉口车流运行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8-51页 |
4.1 车辆生成模型 | 第38-43页 |
4.2 初始化模型 | 第43-45页 |
4.3 车辆在信号交叉口的运行模型 | 第45-49页 |
4.4 信号交叉口行车延误计算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微观仿真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第51-62页 |
5.1 系统设计思想 | 第51页 |
5.2 系统结构及功能 | 第51-60页 |
5.3 仿真速度 | 第60-62页 |
第六章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2-66页 |
6.1 仿真系统的验证 | 第62-63页 |
6.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3-65页 |
6.3 小结 | 第65-6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延伸 | 第66-67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66页 |
7.2 课题的延伸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 仿真系统中使用的.map文件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