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LTE-A多点联合传输技术研究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8-9页
目录第9-12页
1 引言第12-18页
   ·研究背景第12-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研究现状第15-16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第16-18页
2 协作多点传输技术第18-29页
   ·术语与定义第18-19页
   ·CoMP技术分类第19-21页
   ·基本原理第21-26页
     ·网络结构第21-23页
     ·CoMP技术原理第23-26页
   ·协作集合选择方式第26页
   ·反馈机制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9页
3 系统级仿真平台第29-43页
   ·系统级仿真平台概述第29-34页
     ·仿真场景第29-31页
     ·协作区类型第31-32页
     ·系统级仿真流程第32-34页
   ·无线信道模型第34-37页
     ·衰落信道模型第34-36页
     ·空间信道模型第36-37页
   ·分组调度模型第37-39页
   ·混合请求重传模型第39-40页
   ·链路自适应模型第40-42页
   ·接收机模型第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4 多点联合传输协作用户选择算法第43-58页
   ·多点联合传输系统模型第43-45页
     ·协作多用户MIMO系统模型第43-45页
     ·协作单用户MIMO系统模型第45页
   ·联合传输分组调度器第45-48页
   ·协作用户选择算法第48-57页
     ·协作用户比例对系统性能影响第48-51页
     ·基于几何因子的协作用户选择算法第51-52页
     ·基于路径损耗的协作用户选择算法第52-53页
     ·算法性能仿真及分析第53-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5 多点联合传输协作集选择研究第58-62页
   ·协作集选择概述第58-59页
   ·基于几何因子的协作集选择算法第59-60页
   ·算法仿真与分析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作者简历第66-6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IMO-OFDM系统同步及信道估计的技术研究
下一篇:TETRA第二代数字集群系统RCPC和PCCC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