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性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对T市高中性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一、 高中性教育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2页 |
(一) 高中性教育的现实背景 | 第8-11页 |
1 开放与封闭:教育自身的冲突 | 第8-9页 |
2 性教育行政的盲区与学校性教育管理上的不作为 | 第9-10页 |
3 性生理早熟与性教育严重滞后的矛盾 | 第10-11页 |
(二) 高中进行性教育管理的意义 | 第11-12页 |
二、 中外性教育及其管理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一) 国外性教育管理的历史借鉴 | 第12-17页 |
(二) 中国性教育管理的历程考察 | 第17-19页 |
(三) 性教育管理中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 第19-22页 |
三、 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22-24页 |
(一) 本研究的前提假设 | 第2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三) 研究的步骤 | 第23-24页 |
四、 问题的调查与多维分析 | 第24-45页 |
(一) 教育行政层面的高中性教育分析 | 第24-31页 |
1 教育政策与法规视角中的高中性教育考察 | 第24-25页 |
2 高中性教育的教育督导考察 | 第25-27页 |
3 高中性教育的现行课程设置分析 | 第27-31页 |
(二) 实务管理层面的高中性教育调查 | 第31-35页 |
1 性教育中的教学管理与德育管理 | 第31-32页 |
2 高中性教育中的社会工作管理 | 第32-34页 |
3 高中性教育科研管理现状分析 | 第34-35页 |
(三) 管理对象层面的高中性教育调查 | 第35-45页 |
1 高中性教育教师管理层面的调查分析 | 第35-39页 |
2 高中性教育管理对象--学生层面的调查分析 | 第39-45页 |
五、 高中性教育的管理对策与政策支持 | 第45-64页 |
(一) 加强性教育的课程管理与教材建设 | 第45-50页 |
1 加强对性教育课程的管理与开发 | 第45页 |
2 明晰性教育课程的理念与目标 | 第45-46页 |
3 借鉴国外大纲,确立课程标准框架 | 第46-48页 |
4 明确内容的选择原则,合理组织性教育教材 | 第48-50页 |
(二) 制订政策法规强化性教育的评价与督导 | 第50-53页 |
1 完善与落实性教育政策,尽快出台性教育法 | 第50-51页 |
2 明确评价与督导的必要性,确立性教育评价新理念 | 第51页 |
3 正确把握性教育教师评价的内容及标准 | 第51-53页 |
4 加强对主管部门领导与校长性教育观念的培训 | 第53页 |
(三) 落实对高中性教育师资的管理与培训 | 第53-56页 |
1 明晰高中性教育师资的现状 | 第53页 |
2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制订适合的从业标准 | 第53-55页 |
3 科学培训性教育师资 | 第55-56页 |
(四) 为性教育各主体的角色职能定位 | 第56-64页 |
1 正确认识家庭在性教育中的作用 | 第56-59页 |
2 合理定位学校在性教育中的职责 | 第59-60页 |
3 有效发挥社会在性教育中的功能 | 第60-61页 |
4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作教育机制 | 第61-64页 |
六、 整篇论文的结语:启示与展望 | 第64-67页 |
(一) 进行该研究的启示 | 第64-65页 |
(二) 性教育研究发展前景展望 | 第65-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
附录一: 性教育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68-72页 |
附录二: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附录三: 调查问卷 | 第74-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