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6页 |
1 光催化氧化法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2 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机理的研究 | 第13-15页 |
3 悬浮相二氧化钛光催化技术的研究 | 第15-16页 |
·纳米TiO_2粉体的制备 | 第15页 |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第15-16页 |
4 固定相二氧化钛光催化技术的研究 | 第16-21页 |
·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悬浮体系与负载体系的比较 | 第16-17页 |
·TiO_2负载所用的载体 | 第17-18页 |
·TiO_2薄膜的制备方法 | 第18-20页 |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5 影响光催化降解速率的因素 | 第21-22页 |
·催化剂的投加量 | 第21页 |
·浓度的影响 | 第21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21页 |
·pH值的影响 | 第21-22页 |
·盐的影响 | 第22页 |
6 提高光催化降解效率的途径 | 第22-28页 |
·催化剂的研究 | 第22-27页 |
·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 | 第27-28页 |
7 光催化反应器的设计研究 | 第28-31页 |
·光催化反应器的类型 | 第28-30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0页 |
·展望 | 第30-31页 |
8 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31-34页 |
·有机污染物的处理 | 第31-33页 |
·无机污染物的处理 | 第33-34页 |
9 关于研究现状的分析 | 第34-36页 |
·基础研究 | 第34-35页 |
·应用研究 | 第35页 |
·应用开发 | 第35-36页 |
第二部分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第36-37页 |
第三部分 实验部分 | 第37-41页 |
1 二氧化钛粉体 | 第37-38页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37页 |
·纳米TiO_2的合成 | 第37页 |
·纳米TiO_2的结构表征 | 第37页 |
·含油废水的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37-38页 |
2 二氧化钛薄膜 | 第38-41页 |
·药品及规格 | 第38页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38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38-39页 |
·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39-40页 |
·薄膜的显微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第四部分 结果与讨论 | 第41-90页 |
第一章 悬浮相二氧化钛光催化反应器 | 第41-50页 |
·二氧化钛粉体的制备 | 第41-43页 |
·加水量 | 第41页 |
·加水方式 | 第41页 |
·pH值 | 第41-42页 |
·溶剂 | 第42页 |
·催化剂 | 第42-43页 |
·水解温度 | 第43页 |
·水解时间 | 第43页 |
·TiO_2粉体的表征结果 | 第43-45页 |
·悬浮相二氧化钛光催化反应器处理废水的效果 | 第45-50页 |
·TiO_2光催化剂对炼油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 第45-46页 |
·纳米TiO_1粉体的晶型与含油废水光催化降解的关系 | 第46-47页 |
·纳米TiO_2粉体的粒径与含油废水光催化降解的关系 | 第47页 |
·含油废水光催化降解与生物降解的比较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第二章 固定相二氧化钛光催化反应器 | 第50-81页 |
·氧化钛溶胶的制备 | 第50-55页 |
·水与醇盐比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溶剂与醇盐比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稳定剂种类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 | 第52页 |
·水解反应温度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催化剂种类及其用量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薄膜与粉体二氧化钛溶胶制备工艺的比较 | 第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纳米TiO_2薄膜及其光催化反应器的制备 | 第55-66页 |
·溶胶的作用 | 第55-57页 |
·有机添加剂的作用 | 第57-59页 |
·离子掺杂的作用 | 第59-60页 |
·二氧化钛晶型控制 | 第60-62页 |
·二氧化钛粒子尺寸及粒径分布控制 | 第62-63页 |
·薄膜厚度控制 | 第63-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固定相二氧化钛光催化反应器的性能 | 第66-76页 |
·纳米TiO_2薄膜的吸附性能 | 第66-67页 |
·二氧化钛晶型结构及粒子尺寸与光催化性能的关系 | 第67-69页 |
·二氧化钛薄膜厚度与光催化性能的关系 | 第69-71页 |
·薄膜的重复使用性能 | 第71-72页 |
·不同环境介质中薄膜使用寿命的分析 | 第72-73页 |
·各种实验光催化反应器的性能比较 | 第73-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影响二氧化钛光催化反应器性能的环境因素 | 第76-81页 |
·催化剂的投加量 | 第76页 |
·处理液的起始浓度 | 第76-77页 |
·待处理溶液pH值 | 第77-78页 |
·待处理溶液中H_2O_2用量 | 第78-79页 |
·待处理溶液用量 | 第79-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第三章 二氧化钛薄膜光催化氧化染料废水的动力学分析 | 第81-90页 |
·概述 | 第81-82页 |
·理论分析 | 第82-84页 |
·动力学分析 | 第84-88页 |
·小结 | 第88-90页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所发表的论文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