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1.1 生物识别的发展历史 | 第10页 |
§1.2 生物识别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生物识别的主角:指纹识别 | 第12-13页 |
§1.4 生物识别的应用 | 第13-14页 |
§1.5 论文的安排 | 第14-15页 |
§1.6 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指纹预处理 | 第16-33页 |
§2.1 指纹信息的处理 | 第16-19页 |
§2.2 指纹图像预处理 | 第19-28页 |
2.2.1 指纹灰度图像的增强 | 第20-26页 |
2.2.2 增强后处理:二值化与细化 | 第26-28页 |
2.2.2.1 指纹图像的二值化 | 第26-27页 |
2.2.2.2 指纹图像的细化 | 第27-28页 |
§2.3 实验 | 第28-32页 |
§2.4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指纹灰度图像方向场的计算 | 第33-53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方向场计算的一般方法——解析法 | 第34-41页 |
§3.3 方向场的量化计算方法 | 第41-43页 |
§3.4 基于WALSH变换的方向场计算方法 | 第43页 |
§3.5 一种结合视觉信息与统计信息的方向场计算方法 | 第43-48页 |
3.5.1 传统方法的局限 | 第43-44页 |
3.5.2 人眼对方向的检测机理 | 第44-45页 |
3.5.3 基于人的视觉特性的方向检测方法 | 第45-47页 |
3.5.4 算法的实现 | 第47-48页 |
§3.6 实验 | 第48-52页 |
§3.7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指纹的匹配算法与细节匹配 | 第53-64页 |
§4.1 基于校准的极坐标细节模式匹配 | 第53-54页 |
§4.2 细节特征的提取 | 第54-57页 |
§4.3 细节特征的校准 | 第57-60页 |
4.3.1 参考点的选择 | 第58-59页 |
4.3.2 相似性计算与旋转角度的检测 | 第59-60页 |
4.3.3 细节特征点集的成串 | 第60页 |
§4.4 细节点集的匹配(MATCHING) | 第60-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指纹识别在网络身份认证中的应用 | 第64-72页 |
§5.1 指纹数据的传输 | 第64-67页 |
5.1.1 TCP/IP协议 | 第65-66页 |
5.1.2 Windows对TCP/IP通信的支持——Winsock | 第66-67页 |
§5.2 指纹认证系统中通信的实现 | 第67-70页 |
5.2.1 客户端的实现 | 第68页 |
5.2.2 服务端的实现 | 第68-69页 |
5.2.3 系统中定义的数据通信协议 | 第69-70页 |
§5.3 本章实验 | 第70-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本文所做的工作总结 | 第72-73页 |
§6.2 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读研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