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限制语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第2章 模糊限制语的界定及分类 | 第17-37页 |
2.1 模糊限制语的界定 | 第17页 |
2.2 模糊限制语的分类 | 第17-37页 |
2.2.1 变动型模糊限制语 | 第20-33页 |
2.2.1.1 程度变动语 | 第20-23页 |
2.2.1.2 范围变动语 | 第23-27页 |
2.2.1.3 范围变动语的对称性 | 第27-33页 |
2.2.2 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 第33-37页 |
2.2.2.1 直接缓和语 | 第33-35页 |
2.2.2.2 间接缓和语 | 第35-37页 |
第3章 模糊限制语与隶属度 | 第37-44页 |
3.1 隶属度 | 第37-38页 |
3.2 模糊限制语与隶属度 | 第38-44页 |
第4章 模糊限制语的语义特征 | 第44-52页 |
4.1 取消性 | 第44-47页 |
4.2 不确定性 | 第47-48页 |
4.3 间接性 | 第48-50页 |
4.4 标记性 | 第50-52页 |
第5章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 第52-57页 |
5.1 模糊限制语与合作原则 | 第52-54页 |
5.2 模糊限制语与礼貌原则 | 第54-57页 |
第6章 模糊限制语的社会功能 | 第57-62页 |
6.1 模糊限制语与性别 | 第57-59页 |
6.2 模糊限制语与社会地位 | 第59-60页 |
6.3 模糊限制语与职业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5页 |
注释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