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8页 |
第一节 电色谱简史 | 第10-12页 |
第二节 电色谱基本原理 | 第12-20页 |
1.2.1 电渗流 | 第12-14页 |
1.2.2 电泳 | 第14-15页 |
1.2.3 电色谱保留机理 | 第15-18页 |
1.2.3.1 中性化合物 | 第15-16页 |
1.2.3.2 离子性化合物 | 第16-18页 |
1.2.4 谱带展宽 | 第18-20页 |
1.2.4.1 电色谱流型 | 第18-19页 |
1.2.4.2 开管电色谱的谱带展宽 | 第19-20页 |
1.2.4.3 填充电色谱的谱带展宽 | 第20页 |
第三节 柱技术 | 第20-35页 |
1.3.1 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 | 第20-23页 |
1.3.2 填充毛细管电色谱柱 | 第23-26页 |
1.3.3 整体毛细管电色谱柱 | 第26-35页 |
1.3.3.1 整体柱的发展 | 第27-28页 |
1.3.3.2 整体柱的分类 | 第28-34页 |
1.3.3.2.1 多孔有机聚合物整体柱 | 第28-30页 |
1.3.3.2.2 多孔无机聚合物整体柱 | 第30-31页 |
1.3.3.2.3 分子印迹聚合物整体柱 | 第31-33页 |
1.3.3.2.4 颗粒固定化整体柱 | 第33-34页 |
1.3.3.3 整体柱性能比较及本论文的工作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8页 |
第二章 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制备 | 第48-69页 |
2.1 引言 | 第4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8-59页 |
2.2.1 试剂、设备及材料 | 第48-49页 |
2.2.2 试剂的前处理 | 第49-50页 |
2.2.3 毛细管预处理 | 第50-51页 |
2.2.4 甲基丙烯酸丁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整体柱的制备 | 第51-53页 |
2.2.5 甲基丙烯酸苯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整体柱的制备 | 第53-55页 |
2.2.6 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整体柱的制备 | 第55-57页 |
2.2.7 甲基丙烯酸磺氧乙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整体柱的制备 | 第57-59页 |
2.3 整体柱性能表征 | 第59-61页 |
2.3.1 孔隙率的测定 | 第59-60页 |
2.3.2 渗透性的测定 | 第60-61页 |
2.3.3 孔径分布的测定 | 第61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61-68页 |
2.4.1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61-66页 |
2.4.1.1 对孔结构的影响 | 第61-64页 |
2.4.1.2 对溶质保留的影响 | 第64-65页 |
2.4.1.3 对渗透性的影响 | 第65页 |
2.4.1.4 对柱效的影响 | 第65-66页 |
2.4.2 致孔剂的影响 | 第66-67页 |
2.4.3 单体比例的影响 | 第67-68页 |
2.5 小结 | 第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69页 |
第三章 非电荷型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动态改性 | 第69-99页 |
第一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动态改性 | 第70-82页 |
3.1.1 引言 | 第70页 |
3.1.2 实验部分 | 第70-71页 |
3.1.2.1 试剂和溶液 | 第70页 |
3.1.2.2 仪器和材料 | 第70-71页 |
3.1.2.3 整体柱的制备 | 第71页 |
3.1.3 动态改性基本原理 | 第71-72页 |
3.1.4 结果与讨论 | 第72-81页 |
3.1.4.1 柱性能 | 第72-73页 |
3.1.4.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电渗流的影响 | 第73-76页 |
3.1.4.3 有机改性剂的影响 | 第76-77页 |
3.1.4.4 流动相pH值的影响 | 第77-78页 |
3.1.4.4 中性化合物的保留 | 第78-81页 |
3.1.5 酸性、中性及碱性化合物的同时分离 | 第81-82页 |
3.1.6 小结 | 第82页 |
第二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动态改性 | 第82-91页 |
3.2.1 引言 | 第82页 |
3.2.2 实验部分 | 第82-83页 |
3.2.2.1 试剂和材料 | 第83页 |
3.2.2.2 电色谱条件 | 第83页 |
3.2.3 结果与讨论 | 第83-91页 |
3.2.3.1 电渗流产生机理 | 第83-86页 |
3.2.3.2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保留的影响 | 第86-87页 |
3.2.3.3 pH值对电渗流的影响 | 第87-88页 |
3.2.3.4 分离应用 | 第88-91页 |
3.2.4 小结 | 第91页 |
第三节 动态离子交换电色谱 | 第91-98页 |
3.3.1 引言 | 第91页 |
3.3.2 实验部分 | 第91-93页 |
3.3.2.1 试剂和溶液 | 第91-92页 |
3.3.2.2 仪器和材料 | 第92页 |
3.3.2.3 整体柱的制备 | 第92页 |
3.3.2.4 电色谱条件 | 第92-93页 |
3.3.3 结果与讨论 | 第93-98页 |
3.3.3.1 保留机理 | 第93-95页 |
3.3.3.2 CTAB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 第95-96页 |
3.3.3.3 乙腈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 第96-97页 |
3.3.3.4 磷酸盐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 第97-98页 |
3.3.4 小结 | 第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99页 |
第四章 电泳驱动的毛细管电色谱 | 第99-116页 |
4.1 引言 | 第99-10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100-101页 |
4.2.1 仪器和材料 | 第100页 |
4.2.2 试剂 | 第100-101页 |
4.2.3 样品和溶液 | 第101页 |
4.2.4 电色谱条件 | 第101页 |
4.2.5 整体柱制备 | 第10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101-114页 |
4.3.1 柱性能 | 第101-106页 |
4.3.2 电泳与电色谱分离选择性的比较 | 第106-108页 |
4.3.3 流动相组成对分离的影响 | 第108-111页 |
4.3.4 电场强度对分离的影响 | 第111-114页 |
4.4 小结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6页 |
第五章 混合模式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用于小肽及碱性化合物的分离 | 第116-145页 |
第一节 小肽的分离分析 | 第116-131页 |
5.1.1 引言 | 第116-117页 |
5.1.2 实验部分 | 第117-118页 |
5.1.2.1 仪器和材料 | 第117页 |
5.1.2.2 试剂 | 第117-118页 |
5.1.2.3 样品和溶液 | 第118页 |
5.1.2.4 电色谱条件 | 第118页 |
5.1.2.5 柱制备 | 第118页 |
5.1.3 结果与讨论 | 第118-130页 |
5.1.3.1 柱性能 | 第119-123页 |
5.1.3.2 小肽的分离 | 第123-130页 |
5.1.4 小结 | 第130-131页 |
第二节 碱性化合物的分离分析 | 第131-144页 |
5.2.1 引言 | 第131页 |
5.2.2 实验部分 | 第131-132页 |
5.2.2.1 仪器和材料 | 第131页 |
5.2.2.2 试剂 | 第131页 |
5.2.2.3 样品和溶液 | 第131页 |
5.2.2.4 电色谱条件 | 第131-132页 |
5.2.3 结果与讨论 | 第132-143页 |
5.2.3.1 乙腈浓度的影响 | 第132-135页 |
5.2.3.2 pH值的影响 | 第135-138页 |
5.2.3.3 盐浓度的影响 | 第138-141页 |
5.2.3.4 分离电压的影响 | 第141-143页 |
5.2.4 小结 | 第143-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45页 |
附录1: 英文缩写 | 第145-147页 |
附录2: 作者简历 | 第147-148页 |
附录3: 专利及发表论文 | 第148-151页 |
附录4: 致谢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