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言 | 第1-14页 |
§1.1 鲁棒控制理论的发展 | 第7-8页 |
§1.2 鲁棒控制的一个新方向—H~2/H~∞混合控制 | 第8-9页 |
§1.3 本论文的思路 | 第9-11页 |
§1.4 本论文的具体结构图 | 第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两自由度控制器 | 第14-27页 |
§2.1 两自由度控制器简介 | 第14-15页 |
§2.2 两自由度控制器设计方法简介 | 第15-16页 |
§2.2.1 两自由度PID控制 | 第15页 |
§2.2.2 两自由度内模控制 | 第15页 |
§2.2.3 两自由度H_2,H_∞,混合H_2/H_∞控制 | 第15-16页 |
§2.3 两自由度控制器参数化 | 第16-19页 |
§2.3.1 控制器参数化理论 | 第16-18页 |
§2.3.2 两自由度控制器的参数化 | 第18-19页 |
§2.4 两自由度控制器实现 | 第19-24页 |
§2.4.1 模型匹配方法 | 第19-22页 |
§2.4.2 单步骤法与两步骤法简介 | 第22-23页 |
§2.4.3 非模型匹配方法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第三章 H~∞回路成形与H~2/H~∞回路成形 | 第27-49页 |
§3.1 回路成形方法 | 第27-28页 |
§3.2 H~∞综合 | 第28-30页 |
§3.3 H~∞回路成形两自由度控制器设计 | 第30-33页 |
§3.3.1 H~∞回路成形方法 | 第30-32页 |
§3.3.2 H~∞回路成形两自由度控制器设计 | 第32-33页 |
§3.4 H~2/H~∞回路成形两自由度控制器设计 | 第33-47页 |
§3.4.1 H~2/H~∞混合控制 | 第34页 |
§3.4.2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 | 第34-35页 |
§3.4.3 H~2/H~∞综合 | 第35-47页 |
§3.4.3.1 对(ⅰ)的讨论 | 第36-39页 |
§3.4.3.1A 在(ⅰ)下讨论控制器K的求取 | 第36-38页 |
§3.4.3.1B H~2/H~∞回路成形两自由度控制器设计(基于凸优化方法) | 第38-39页 |
§3.4.3.1C 对(ⅰ)的进一步讨论 | 第39页 |
§3.4.3.2 对(ⅱ)的讨论 | 第39-47页 |
§3.4.3.2A 方法1 | 第40-41页 |
§3.4.3.2B 方法2 | 第41-46页 |
§3.4.3.2B1 H~∞控制器簇 | 第42-44页 |
§3.4.3.2B2 H~2优化过程 | 第44-46页 |
§3.4.3.2C H~2/H~∞回路成形两自由度控制器设计(基于广义调节器理论)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第四章 ECP MODEL 505倒立摆的两自由度控制——H~∞回路成形方法H~2/H~∞回路成形方法 | 第49-70页 |
§4.1 ECP MODEL 505倒立摆控制系统介绍 | 第49-50页 |
§4.2 ECP MODEL 505倒立摆机械动态模型 | 第50-53页 |
§4.3 ECP MODEL 505倒立摆稳定性仿真试验——H~∞回路成形方法 | 第53-55页 |
§4.4 ECP MODEL 505倒立摆两自由度控制仿真试验——H~∞回路成形方法 | 第55-64页 |
§4.4.1 内环PD控制器K_(PD) | 第56页 |
§4.4.2 标称对象的响应 | 第56-58页 |
§4.4.3 系统在θ(s)/x(s)参数摄动时的响应 | 第58-64页 |
§4.5 ECP MODEL 505倒立摆两自由度控制仿真试验——H~2/H~∞回路成形方法(凸优化) | 第64-67页 |
§4.5.1 H~∞两自由度控制仿真试验(续节4.4) | 第64-65页 |
§4.5.2 倒立摆两自由度控制仿真试验——H~2/H~∞回路成形方法(凸优化) | 第65-67页 |
§4.6 ECP MODEL 505倒立摆两自由度控制仿真试验——H~2/H~∞回路成形方法(广义调节器理论)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
第五章 论文总结及对H~2/H~∞混合控制研究的展望 | 第70-73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70-71页 |
§5.2 H~2/H~∞混合控制研究的展望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