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实践性道德主体的建构与发展

致谢第1-3页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目录第5-6页
题记第6-7页
导论第7-9页
一、 道德教育的反思第9-20页
 1. 德育,还是道德教育第9-11页
 2. 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第11-16页
 3. 以往道德理论的价值取向第16-18页
 参考文献第18-20页
二、 建构道德主体的理论依据第20-33页
 (一) 道德教育理论的新基石第20-23页
  1. “主体的革命”第20-21页
  2. 主体性教育前提的有关讨论第21-23页
 (二) 道德教育也是主体性的教育第23-25页
  1. 道德教育要建构有主体性的人第23-24页
  2. 主体性道德教育要建构新的德育体系第24-25页
 (三) 道德主体是实践性道德主体第25-31页
  1. 道德教育建构的是实践性的道德主体第26-27页
  2. 实践性道德主体的特征第27-31页
 参考文献第31-33页
三、 实践性道德主体的培养第33-47页
 (一) 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第33-37页
  1. 德育目标与教育目的第33-34页
  2. 德育目标及其结构第34-37页
 (二) 建立实践性道德教育课程体系第37-45页
  1. 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德育课程第37-41页
  2. 实践性德育课程体系的建立第41-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结论第47-48页
主要参考论著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思想政治课与青少年理想人格教育
下一篇:中国和俄罗斯教育权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