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沙冬青冷诱导基因的克隆 | 第8-45页 |
前言 | 第8-29页 |
1 冷冻对植物的伤害 | 第8-9页 |
2 冷驯化提高植物的抗冻性 | 第9-27页 |
·质膜变化 | 第9-11页 |
·脱水 | 第11页 |
·小分子有机物的代谢 | 第11-12页 |
·ABA | 第12-13页 |
·冷诱导基因和蛋白质 | 第13-25页 |
·拟南芥菜COR蛋白 | 第15-16页 |
·LEA蛋白 | 第16-17页 |
·油菜和包菜低温保护蛋白 | 第17-18页 |
·大麦BLT蛋白 | 第18页 |
·抗冻蛋白 | 第18-25页 |
·冷诱导蛋白质基因的表达调控 | 第25-27页 |
·冷诱导基因的顺式调节元件 | 第25-26页 |
·冷诱导基因的反式作用因子 | 第26-27页 |
3 本研究的选材和目的 | 第27-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9页 |
1 材料 | 第29页 |
2 方法 | 第29-39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29页 |
·RT-PCR | 第29-30页 |
·冻融法回收DNA | 第30-31页 |
·PCR产物的克隆 | 第31页 |
·Southern杂交 | 第31-33页 |
·沙冬青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1-32页 |
·基因组DNA的酶切 | 第32页 |
·酶切之基因组DNA电泳与转膜 | 第32-33页 |
·预杂交 | 第33页 |
·标记探针和杂交 | 第33页 |
·Northern杂交 | 第33-34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33页 |
·RNA甲醛变性电泳 | 第33-34页 |
·沙冬青cDNA文库的构建 | 第34-39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34页 |
·mRNA的纯化 | 第34-35页 |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35页 |
·cDNA第二链的合成 | 第35-36页 |
·连接EcoR I接头 | 第36-37页 |
·连接λ噬菌体EcoR I臂 | 第37页 |
·噬菌体的包装 | 第37-38页 |
·cDNA文库滴度的测定 | 第38-39页 |
结果分析 | 第39-44页 |
1 沙冬青总RNA的提取 | 第39页 |
2 RT-PCR | 第39-40页 |
3 冷诱导cDNA片段的克隆am1 | 第40页 |
4 Southern分析 | 第40-41页 |
5 Northern分析 | 第41页 |
6 序列分析 | 第41-43页 |
7 cDNA文库的滴度 | 第43-44页 |
讨论 | 第44-45页 |
第二章 马铃薯抗青枯病相关基因的分离 | 第45-56页 |
前言 | 第45-49页 |
1 植物和病原菌的关系 | 第45页 |
2 R基因种类和结构特点 | 第45-47页 |
3 马铃薯青枯病发病机理及危害 | 第47页 |
4 本实验的目的及技术路线 | 第47-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1页 |
1 材料 | 第49页 |
2 方法 | 第49-51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49页 |
·引物设计 | 第49页 |
·RT-PCR | 第49页 |
·冻融法回收DNA | 第49页 |
·PAGE电泳 | 第49-51页 |
结果分析 | 第51-55页 |
1 马铃薯不同品种叶片R基因NBS区比较 | 第51页 |
2 马铃薯抗青枯病品种898006接种前后R基因NBS区在mRNA水平上的变化 | 第51-55页 |
·根、茎接种前后R基因NBS区在mRNA水平上的变化 | 第51-52页 |
·叶片接种前后R基因NBS区在mRNA水平上的变化 | 第52-55页 |
·RT-PCR扩增片段psra的克隆 | 第52-53页 |
·RT-PCR扩增片段psra的克隆 | 第53-55页 |
讨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 | 第70页 |
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 | 第70-71页 |
个人简历 | 第71页 |
永久通讯地址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