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5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的现状 | 第10-13页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的的内涵及其理论依据 | 第15-23页 |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的内涵 | 第15-17页 |
·人文关怀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的界定 | 第16-17页 |
·思想渊源和理论依据 | 第17-23页 |
·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底蕴 | 第17-18页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 第18-20页 |
·西方文化中的人文关怀思想 | 第20页 |
·当代中国以人为本的理念 | 第20-23页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构建的现实缘由 | 第23-28页 |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缺失的现状 | 第23-25页 |
·追求物质生活满足过程中造成的主观世界的弱化 | 第23-24页 |
·追求即时满足的价值体验时带来的终极关怀迷茫 | 第24页 |
·追求个体价值导致的对社会共同价值体验的缺失 | 第24-25页 |
·思想政治教育呼唤人文关怀 | 第25-28页 |
·人文关怀是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 第25-26页 |
·人文关怀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引 | 第26页 |
·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变革的趋势 | 第26-28页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的体现 | 第28-35页 |
·注重外在价值的同时重视内在价值的实现 | 第28-30页 |
·引导价值取向,提高精神品位和激发创新意识 | 第28-29页 |
·满足精神需求,建构精神家园 | 第29页 |
·培养道德情操,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 | 第29-30页 |
·注重社会价值的同时重视个体价值的实现 | 第30-33页 |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呼唤人本回归 | 第30-31页 |
·提高适应能力,促进人的社会化 | 第31-32页 |
·规范个体行为方式,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 第32-33页 |
·注重未来社会多样性的同时重视个性的培养 | 第33-35页 |
·注重个体能动性的发挥 | 第33-34页 |
·注重个体自主性的培养 | 第34页 |
·注重个体创造性的激发 | 第34-35页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的实现途径 | 第35-50页 |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需要的地位 | 第35-37页 |
·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重视人文关怀需要 | 第35-36页 |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激发人文关怀需要 | 第36-37页 |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满足人文关怀需要 | 第37页 |
·营造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环境 | 第37-40页 |
·建立符合人性的、体现人文关怀的制度环境 | 第38-39页 |
·建立宽松和谐的、体现人文关怀的心理环境 | 第39页 |
·建立健全科学的、体现人文关怀的思想环境 | 第39-40页 |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践 | 第40-50页 |
·按照时代要求使其内容与时俱进 | 第40-43页 |
·用切实的关怀行动强化人文精神 | 第43-44页 |
·依据需要理论锤炼人的心理素质 | 第44-45页 |
·用积极有利的形式强化终极关怀 | 第45-47页 |
·以真人真事激励和规范道德行为 | 第47页 |
·以价值认同为基础关注人的利益 | 第47-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