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目录 | 第11-1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5-24页 |
·问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 第15-18页 |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15-17页 |
·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8-20页 |
·研究目标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框架、思路与方法 | 第20-23页 |
·研究框架 | 第20-22页 |
·研究思路 | 第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企业网络核心能力的理论综述 | 第24-42页 |
·相关文献评述 | 第24-31页 |
·企业网络 | 第24-27页 |
·企业网络核心能力 | 第27-29页 |
·核心能力评价方法 | 第29-31页 |
·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31-41页 |
·嵌入性与嵌入性结构理论 | 第31-33页 |
·企业网络理论 | 第33-35页 |
·核心能力理论 | 第35-38页 |
·动态能力理论 | 第38-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企业网络核心能力的构建 | 第42-74页 |
·网络嵌入性结构与企业网络核心能力关系 | 第42-49页 |
·嵌入性结构内涵与特征 | 第42-43页 |
·网络嵌入性结构特征与企业网络核心能力关系分析 | 第43-44页 |
·网络嵌入性结构与企业网络核心能力的关系模型 | 第44-45页 |
·网络嵌入性结构对企业网络核心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49页 |
·企业网络核心能力的一般内容 | 第49-55页 |
·企业网络核心能力形成的动因 | 第49-54页 |
·企业网络核心能力的内涵与特征 | 第54-55页 |
·企业网络核心能力的构建框架 | 第55-68页 |
·企业网络核心能力的要素分析 | 第55-56页 |
·企业网络核心能力的构面分析 | 第56-66页 |
·企业网络核心能力的结构分析 | 第66-68页 |
·不同模式的企业网络核心能力分析 | 第68-73页 |
·主导式企业网络的核心能力 | 第68-71页 |
·共和式企业网络的核心能力 | 第71-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第四章 企业网络核心能力的动态演进 | 第74-101页 |
·企业网络核心能力的动态演进特征 | 第74-80页 |
·嵌入性依赖 | 第74-78页 |
·协同创新性 | 第78-80页 |
·企业网络核心能力演化机制 | 第80-88页 |
·自组织增强机制 | 第80-81页 |
·知识溢出机制 | 第81-82页 |
·竞合博弈机制 | 第82-85页 |
·信任机制 | 第85-88页 |
·企业网络核心能力演进的生命周期 | 第88-99页 |
·生命周期理论的内涵 | 第88-90页 |
·企业网络核心能力生命周期的演进过程分析 | 第90-92页 |
·实证分析 企业网络核心能力构成要素对生命周期演进的影响 | 第92-97页 |
·企业网络核心能力生命周期演进中各构成要素的培育 | 第97-99页 |
·小结 | 第99-101页 |
第五章 企业网络核心能力的持续性发展 | 第101-123页 |
·持续性发展的内涵 | 第101-103页 |
·资源、环境的持续性发展 | 第101页 |
·企业网络核心能力的持续性发展 | 第101-103页 |
·企业网络核心能力持续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103-106页 |
·网络交易的确定性风险 | 第103-104页 |
·网络核心能力的刚性 | 第104-105页 |
·网络资源的稀缺性 | 第105页 |
·网络资源的同质化趋势 | 第105-106页 |
·企业网络核心能力持续性发展的动力:嵌入性结构中的网络整合模式 | 第106-122页 |
·基于嵌入性结构的整合 | 第106-113页 |
·基于网络互动的动态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整合 | 第113-114页 |
·基于网络结点位置的创新整合 | 第114-116页 |
·基于网络学习的知识整合 | 第116-119页 |
·实证分析 温州产业集群网络的整合模式 | 第119-122页 |
·小结 | 第122-123页 |
第六章 企业网络核心能力的综合评价 | 第123-133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23-125页 |
·评价的原则 | 第123-124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24-125页 |
·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125-132页 |
·确定评价指标集 | 第126-127页 |
·确定各指标层的权重 | 第127-131页 |
·确定企业网络核心能力的评语集与评价人员集 | 第131页 |
·确定模糊评价矩阵 | 第131-132页 |
·评价对象的计算 | 第132页 |
·判断与分析 | 第132页 |
·小结 | 第132-133页 |
第七章 实证研究——浏阳生物医药园的企业网络核心能力研究 | 第133-155页 |
·浏阳生物医药园的企业集群网络发展概况 | 第133-137页 |
·园区企业集群网络形成过程分析 | 第133-135页 |
·园区企业集群网络现状分析 | 第135-137页 |
·浏阳生物医药园企业网络核心能力构建分析 | 第137-142页 |
·园区企业网络核心能力分析 | 第137-141页 |
·园区企业网络结构整合模型 | 第141-142页 |
·浏阳生物医药科技园企业网络核心能力的综合评价 | 第142-150页 |
·调查问卷的筛选 | 第142-143页 |
·调查问卷的效度与信度 | 第143-144页 |
·调查问卷初步分析 | 第144-146页 |
·园区企业网络核心能力的综合评价 | 第146-150页 |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第150-151页 |
·建议与对策 | 第151-154页 |
·小结 | 第154-155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5-161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55-158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58-159页 |
·本文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159-161页 |
·本文的不足 | 第159页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159-161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172页 |
致谢 | 第172-173页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第173-174页 |
附录二 问卷调查表1 | 第174-177页 |
附录三 问卷调查表2 | 第177-1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1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