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导言 | 第9-14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文献阅读与规范分析法 | 第12页 |
| ·实证研究与统计分析法 | 第12页 |
| ·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4-24页 |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4-18页 |
| ·信息不对称理论概述 | 第14-16页 |
| ·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 | 第16页 |
| ·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影响 | 第16-18页 |
| ·品牌信号传递作用研究现状综述 | 第18-21页 |
| ·品牌概念的界定 | 第18-19页 |
| ·国外对品牌信号传递作用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国内对品牌信号传递作用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 ·综述 | 第21页 |
| ·传递产品信息途径理论 | 第21-24页 |
| 第3章 品牌信号传递可行性研究 | 第24-28页 |
| ·条件 | 第24-26页 |
| ·分离均衡 | 第26页 |
| ·混同均衡 | 第26-27页 |
| ·结论 | 第27-28页 |
| 第4章 行业背景分析及研究方法 | 第28-37页 |
| ·建材行业背景分析 | 第28-30页 |
| ·建材行业现状 | 第28-29页 |
| ·建材行业特征 | 第29-30页 |
| ·研究假设 | 第30-32页 |
| ·品牌与感知品质的关系 | 第30-31页 |
| ·调节效应 | 第31页 |
| ·品牌与感知形象的关系 | 第31页 |
| ·感知形象与感知品质的关系 | 第31页 |
| ·中介效应 | 第31-32页 |
| ·研究方法设计 | 第32-37页 |
| ·论证途径 | 第32页 |
| ·研究变量及其测量 | 第32-34页 |
| ·问卷设计及样本选择 | 第34页 |
| ·统计方法 | 第34-37页 |
| 第5章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与讨论 | 第37-52页 |
| ·问卷整理 | 第37-41页 |
| ·样本基本资料 | 第37-39页 |
| ·建材类别 | 第39-40页 |
| ·建材基本知识 | 第40-41页 |
| ·问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 第41-43页 |
| ·信度分析(Reliability Analysis) | 第41-42页 |
| ·效度分析(Validity Analysis) | 第42-43页 |
| ·相关分析 | 第43-44页 |
| ·假设检验 | 第44-52页 |
| ·产品品牌对感知品质的影响 | 第44-46页 |
| ·信息不对称程度的调节效应分析 | 第46-49页 |
| ·感知形象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49-52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5页 |
| ·假设检验结果 | 第52页 |
| ·研究结论 | 第52-54页 |
|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附录 | 第59-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