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死刑复核程序完善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一、研究中国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 | 第9页 |
二、中国死刑复核程序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论文写作思路 | 第10-12页 |
四、世界各国死刑概览以及关于死刑废存问题的争论 | 第12-13页 |
(一) 世界各国死刑概览 | 第12页 |
(二) 关于死刑废存问题的争论 | 第12-13页 |
五、死刑程序控制的价值 | 第13-17页 |
第二章 西方法治国家的死刑程序控制 | 第17-21页 |
一、美国的死刑程序控制 | 第17-19页 |
(一) 起诉的程序控制 | 第17页 |
(二) 定罪的程序控制 | 第17-18页 |
(三) 量刑的程序控制 | 第18页 |
(四) 救济的程序控制 | 第18页 |
(五) 死刑执行的程序控制和赦免程序 | 第18-19页 |
二、日本的死刑程序控制 | 第19-21页 |
(一) 特殊的律师帮助 | 第19页 |
(二) 特殊的裁判程序 | 第19页 |
(三) 特殊的上诉程序 | 第19页 |
(四) 非常救济程序 | 第19-21页 |
第三章 中国的死刑程序控制 | 第21-33页 |
一、中国死刑程序控制的历史沿革 | 第21-23页 |
(一) 中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 | 第21-23页 |
(二) 新中国死刑复核制度的产生 | 第23页 |
二、当代中国的死刑复核程序 | 第23-25页 |
(一) 死刑复核程序的启动 | 第23页 |
(二) 死刑复核程序的运作模式 | 第23-25页 |
三、当代中国死刑复核程序存在的缺陷 | 第25-33页 |
(一) 当代中国死刑复核程序存在缺陷的理论分析 | 第25-30页 |
(二) 对当代中国死刑复核程序存在缺陷的实证考察 | 第30-33页 |
第四章 完善中国死刑复核程序的基本构想 | 第33-48页 |
一、程序正义理论在中国死刑复核程序中的落实 | 第33-36页 |
(一) 程序正义理论的基本要求 | 第33-35页 |
(二) 程序正义理论在中国死刑复核程序中的落实 | 第35-36页 |
二、死刑复核程序完善的具体思路 | 第36-48页 |
(一) 死刑复核程序参与主体的完善 | 第36-42页 |
(二) 实现死刑复核过程的对抗性 | 第42页 |
(三) 死刑复核程序审理方式的完善 | 第42-43页 |
(四) 死刑复核程序审理的范围的完善 | 第43页 |
(五) 死刑复核程序启动方式的完善 | 第43-44页 |
(六) 死刑复核程序的证明标准和证据规则的完善 | 第44-45页 |
(七) 死刑复核程序结果的完善 | 第45-46页 |
(八) 死刑复核后案件的处理 | 第46页 |
(九) 死刑复核程序审理期限的完善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注释 | 第50-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