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1页 |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 第8-9页 |
·pET 载体介绍及应用 | 第8-9页 |
·克隆宿主菌和表达宿主菌 | 第9页 |
·β-半乳糖苷酶(GAL) | 第9-11页 |
·β-半乳糖苷酶的来源和分类 | 第9页 |
·β-半乳糖苷酶的性质和用途 | 第9-11页 |
·lacZ 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11页 |
·绿色荧光蛋白 | 第11-15页 |
·GFP 的来源、结构、性质及发光机制 | 第12-13页 |
·GFP 的改进 | 第13-14页 |
·应用现状 | 第14-15页 |
·构建并利用双顺反子生产目的产物的研究 | 第15-17页 |
·构建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研究 | 第15-16页 |
·构建双顺反子表达载体的研究 | 第16-17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17-21页 |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1-29页 |
·实验材料 | 第21-23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21页 |
·主要试剂 | 第21-22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PCR 反应引物 | 第23页 |
·培养基及常用溶液的配制 | 第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9页 |
·菌株的培养 | 第23-24页 |
·E.coli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4页 |
·PCR 反应 | 第24-25页 |
·酶切反应 | 第25页 |
·连接反应 | 第25页 |
·质粒及连接产物转化 | 第25页 |
·阳性重组克隆的筛选与鉴定 | 第25页 |
·电泳分析 | 第25-26页 |
·目的条带的回收 | 第26页 |
·E.coli 质粒的小量提取(SDS-碱裂解法) | 第26页 |
·菌体诱导培养 | 第26页 |
·绿色荧光蛋白的测定 | 第26-27页 |
·酶活测定 | 第27页 |
·蛋白电泳验证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9-45页 |
·质粒构建 | 第29-41页 |
·pET28a-lacZ 的构建 | 第29-30页 |
·pET28a-gfp 的构建 | 第30-31页 |
·pET28a-lacZ-gfpD 质粒的构建 | 第31-33页 |
·pET28a-lacZ-gfpL 的构建 | 第33-35页 |
·pET28a-lacZ-gfpR 的构建 | 第35-37页 |
·pET28a-lacZ-gfp15 的构建 | 第37-39页 |
·pET28a-lacZ-gfp51 的构建 | 第39-41页 |
·诱导表达及菌株评价 | 第41-45页 |
·绿色荧光蛋白荧光强度的测定 | 第41页 |
·β-半乳糖苷酶活力的测定 | 第41-43页 |
·蛋白电泳验证 | 第43页 |
·菌株评价分析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附录 | 第51-57页 |
科研情况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