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经济后果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前言 | 第11-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理论 | 第14-25页 |
·国内外关于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研究文献回顾 | 第15-17页 |
·国外部分 | 第15页 |
·国内部分 | 第15-17页 |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产生的原因 | 第17-20页 |
·市场因素 | 第17页 |
·契约因素 | 第17-19页 |
·政治成本假说 | 第19-20页 |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产生过程 | 第20-21页 |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表现 | 第21-23页 |
·宏观层面的经济后果 | 第21-23页 |
·微观层面的经济后果 | 第23页 |
·利益相关方对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不同认识 | 第23-25页 |
2. 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 | 第25-35页 |
·资产及资产减值的要义分析 | 第25-27页 |
·资产的定义 | 第25-26页 |
·资产减值要义 | 第26页 |
·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 | 第26-27页 |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发展演进 | 第27-29页 |
·起步阶段 | 第27-28页 |
·要求披露阶段 | 第28页 |
·发展完善阶段 | 第28-29页 |
·以经济后果观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动机 | 第29-35页 |
·基于未来经营业绩预期合理化的动机 | 第29-30页 |
·操纵会计盈余的动机 | 第30-35页 |
3. 我国新旧资产减值准则的变化对比 | 第35-43页 |
·原有的资产减值准则具有的缺陷 | 第36-38页 |
·确认和计量难度较大 | 第36-37页 |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低 | 第37页 |
·企业容易操纵利润 | 第37-38页 |
·执行效果不理想 | 第38页 |
·新资产减值准则的特点 | 第38-43页 |
·进一步确定资产减值的范围 | 第39页 |
·明确了计提时间和判断依据 | 第39-40页 |
·明确了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算方法 | 第40页 |
·提出资产组的概念 | 第40-41页 |
·压缩了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 | 第41页 |
·商誉减值的处理 | 第41页 |
·减值信息披露更加充分 | 第41-43页 |
4.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经济后果 | 第43-64页 |
·新准则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利润的影响 | 第43-50页 |
·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在微观层面的经济后果 | 第50-61页 |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可能对上市公司产生的影响 | 第50-57页 |
·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 | 第57-59页 |
·对管理层控制的影响 | 第59-61页 |
·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在宏观层面的经济后果 | 第61-64页 |
·对所得税政策的影响 | 第61-62页 |
·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 第62-64页 |
结尾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 | 第68-72页 |
后记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