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评价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论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 2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评价概述 | 第16-22页 |
|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概述 | 第16-18页 |
|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 第16页 |
|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主要要素 | 第16-17页 |
|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制定原则 | 第17-18页 |
|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评价现状 | 第18-22页 |
|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经济效益评价 | 第18-20页 |
|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综合评价 | 第20-22页 |
| 3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评价理论 | 第22-41页 |
|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评价的背景因素 | 第22-27页 |
|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运营目标 | 第27-31页 |
| ·开行方案的社会效益 | 第27-28页 |
| ·开行方案的经济效益 | 第28-30页 |
| ·开行方案的市场效益 | 第30-31页 |
|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约束条件 | 第31-35页 |
| ·软性条件的约束及其影响 | 第32-33页 |
| ·硬性条件的约束及其影响 | 第33-35页 |
| ·基于能力限制的开行方案特点及评价内容 | 第35-41页 |
| ·能力约束分析及其对开行方案运营效益的影响 | 第36-37页 |
| ·能力紧张条件下开行方案特点及评价内容 | 第37-39页 |
| ·能力富余条件下开行方案特点及评价内容 | 第39-41页 |
| 4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评价体系 | 第41-61页 |
|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事前和事后评价 | 第41-43页 |
|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评价的原则与流程 | 第43-45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43-44页 |
| ·开行方案的评价流程 | 第44-45页 |
|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 第45-52页 |
| ·基于事前评价的开行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 第46-49页 |
| ·基于事后评价的开行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 第49-52页 |
| ·基于事前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52-57页 |
|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52-56页 |
| ·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第56-57页 |
| ·基于事后评价的模糊层次-主成分分析评价模型 | 第57-61页 |
| ·模糊层次-主成分分析评价模型 | 第57-60页 |
| ·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第60-61页 |
| 5 评价算例 | 第61-73页 |
|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事前评价算例 | 第61-65页 |
|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事后评价算例 | 第65-73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 作者简历 | 第77-79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