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淫羊藿化学成分和抑菌活性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淫羊藿本草资源考证 | 第11页 |
| ·淫羊藿属植物种类和地理分布 | 第11-12页 |
| ·淫羊藿的药材质量控制 | 第12-13页 |
| ·淫羊藿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 | 第13-16页 |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3-15页 |
| ·生物碱类化合物 | 第15页 |
| ·酚苷类化合物 | 第15页 |
| ·色酮类化合物 | 第15页 |
| ·其它化合物 | 第15-16页 |
| ·淫羊藿的药理作用 | 第16-21页 |
| ·对心血管及循环系统的作用 | 第16页 |
| ·对生殖系统的作用 | 第16页 |
| ·抗衰老的作用 | 第16-17页 |
| ·抗炎作用 | 第17页 |
| ·抗肿瘤作用 | 第17页 |
| ·对骨髓系统的作用 | 第17-18页 |
|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 第18-21页 |
| 第二章 四川淫羊藿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21-33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 ·实验药材 | 第21页 |
| ·实验试剂 | 第21-22页 |
|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 ·四川淫羊藿的提取 | 第22-24页 |
| ·乙醇加热回流提取 | 第22-23页 |
| ·溶剂萃取 | 第23页 |
| ·萃取结果与讨论 | 第23-24页 |
| ·小结 | 第24页 |
| ·四川淫羊藿的分离 | 第24-30页 |
| ·硅胶柱色谱 | 第26-27页 |
| ·薄层色谱检识 | 第27-29页 |
| ·聚酰胺柱色谱 | 第29页 |
| ·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 | 第29-30页 |
| ·ODS反相分配柱色谱 | 第30页 |
| ·小结 | 第30-33页 |
| 第三章 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33-49页 |
| 第四章 四川淫羊藿抑菌活性的研究 | 第49-57页 |
| ·实验材料 | 第50-51页 |
| ·原材料 | 第50页 |
| ·试剂 | 第50-51页 |
| ·菌种 | 第51页 |
| ·培养基 | 第51页 |
| ·主要设备 | 第51页 |
| ·抑菌实验方法 | 第51-53页 |
| ·制作滤纸片 | 第51-52页 |
| ·制作含不同浓度药液的滤纸片 | 第52页 |
| ·活化菌种 | 第52页 |
| ·灭菌 | 第52页 |
| ·菌悬液的制备 | 第52页 |
| ·含菌平板的制备 | 第52页 |
| ·贴滤纸片 | 第52-53页 |
| ·培养 | 第53页 |
| ·抑菌活性的测定 | 第5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5页 |
| ·小结 | 第55-57页 |
| 第五章 小结与讨论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附录 | 第63-87页 |
| 致谢 | 第87-89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91页 |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91-93页 |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