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30页 |
·概述 | 第13页 |
·硫甙化学 | 第13-18页 |
·硫甙的结构与类型 | 第13-14页 |
·硫甙的化学合成 | 第14-15页 |
·硫甙的生物合成及调控 | 第15-16页 |
·硫甙的降解及调控 | 第16-18页 |
·硫甙降解产物及生物活性 | 第18-20页 |
·风味作用 | 第18页 |
·植物防御作用 | 第18页 |
·防癌抗癌作用 | 第18-19页 |
·致甲状腺肿及其它抗营养作用 | 第19-20页 |
·其它生物活性 | 第20页 |
·硫甙在植物中的分布 | 第20-25页 |
·食源植物 | 第20页 |
·药源植物 | 第20-25页 |
·硫甙提取分离的方法 | 第25-26页 |
·硫甙的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显色法 | 第26-27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第27页 |
·课题的意义和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27-30页 |
·中药现代化与本课题研究 | 第27-28页 |
·市场情况及简析 | 第28-29页 |
·本课题研究思路 | 第29-30页 |
第2章 硫甙在19味中药中的分布研究 | 第30-43页 |
·19味中药中硫甙总量分析 | 第30-33页 |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3页 |
·多种单一硫甙微量高纯度产品制备 | 第33-36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6页 |
·单一硫甙在19味中药中的分布研究 | 第36-42页 |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中药汤剂中硫甙、异硫氰酸酯及吲哚-3-甲醇的含量研究 | 第43-50页 |
·中药汤剂中硫甙含量研究 | 第43-44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中药汤剂中异硫氰酸酯含量研究 | 第44-47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47页 |
·中药汤剂中吲哚-3-甲醇的含量研究 | 第47-49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莱菔子中Glucoraphenin的提取工艺研究 | 第50-59页 |
·不同提取方法及其提取次数的研究 | 第50-52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50页 |
·实验方法 | 第50-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2页 |
·活性炭脱色单因素实验 | 第52-55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52-53页 |
·实验方法 | 第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5页 |
·醇沉浓度的确定 | 第55-56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55页 |
·实验方法 | 第5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5-56页 |
·硅胶薄层色谱分离单一硫甙的研究 | 第56-58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6-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第5章 Glucoraphenin的催化加氢工艺初探 | 第59-67页 |
·粗提物中glucoraphenin的稳定性研究 | 第59-61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60页 |
·实验方法 | 第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1页 |
·氧化铂催化研究 | 第61-63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61页 |
·实验方法 | 第61-6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2-63页 |
·钯碳催化研究 | 第63-66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64页 |
·实验方法 | 第64-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总结和建议 | 第67-69页 |
·总结 | 第67-68页 |
·建议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附录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83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83-84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