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院的生成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前言 | 第7-12页 |
| 一、选题意义 | 第7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7-8页 |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8-9页 |
| 四、文章结构 | 第9-12页 |
| 第一章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2-22页 |
| 一、语义学上的解释 | 第12页 |
| 二、功能论 | 第12-15页 |
| 三、意识形态论 | 第15-17页 |
| 四、结构论 | 第17-22页 |
| 第二章 人类纠纷解决方式的发展历史 | 第22-47页 |
| 一、初民社会的纠纷解决方式 | 第22-33页 |
| (一) 初民社会的概念 | 第22-23页 |
| (二) 二元结构的纠纷解决模式 | 第23-29页 |
| (三) 三元结构的纠纷解决模式 | 第29-33页 |
| 二、雅典法庭的萌芽 | 第33-37页 |
| (一) 雅典的法庭 | 第33-35页 |
| (二) 雅典民主司法的失败 | 第35-37页 |
| 三、古罗马的法庭 | 第37-41页 |
| (一) 古罗马的司法体系 | 第37-39页 |
| (二) 诉讼程序 | 第39-41页 |
| 四、英国的法院制度 | 第41-47页 |
| (一) 罗马法的命运 | 第41-42页 |
| (二) 英国的司法制度 | 第42-47页 |
| 第三章 法院生成规律的宏观考察 | 第47-60页 |
| 一、二元结构到三元结构 | 第47-50页 |
| 二、社会的法院至国家的法院 | 第50-53页 |
| 三、宗教裁判与世俗裁判 | 第53-54页 |
| 四、群体责任到个人责任 | 第54-56页 |
| 五、非理性向理性的发展 | 第56-60页 |
| 第四章 法院催生要素的微观分析 | 第60-69页 |
| 一、正当/权利的概念 | 第60-64页 |
| (一) 整体主义缝隙中生长出的个体意识 | 第61-62页 |
| (二) 法庭程序塑造新的权利 | 第62-64页 |
| 二、财产制度的发展 | 第64-66页 |
| (一) 财产制度促成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的发展 | 第64-65页 |
| (二) 法院促成贸易的发展 | 第65-66页 |
| 三、成本考量 | 第66-67页 |
| 四、宗教因素 | 第67-69页 |
| 结语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74页 |
| 后记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