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导论 | 第15-2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5-19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9-21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第一章少 数民族法律权利的界定 | 第28-50页 |
一、国际上对"少数民族"的各种解释 | 第28-34页 |
二、中国的少数民族概念的提出和定义 | 第34-40页 |
(一) 我国少数民族概念的历史变迁 | 第34-35页 |
(二) 我国对少数民族的法律确认 | 第35-38页 |
(三) 中国公民民族成分的确定 | 第38-40页 |
三、少数民族权利法律保护概述 | 第40-50页 |
(一) 少数民族权利的内容 | 第42-47页 |
(二) 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基本原则 | 第47-50页 |
第二章 国际法对少数民族权利刑事法律保护的贡献 | 第50-79页 |
一、关于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普遍性国际公约 | 第51-65页 |
(一) 《世界人权宣言》 | 第52-55页 |
(二)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ICCPR) | 第55-58页 |
(三)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ICESCR) | 第58-59页 |
(四) 《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CERD) | 第59-60页 |
(五) 《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 | 第60-62页 |
(六) 《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 | 第62-65页 |
二、关于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专门性国际公约 | 第65-67页 |
(一) 《关于在民族或族裔、宗教和语言上属于少数群体的人的权利宣言》 | 第65-66页 |
(二) 国际劳工组织(ILO)1989年《土著和部落人民公约》 | 第66-67页 |
(三) 《土著人民权利宣言》 | 第67页 |
三、地区性公约 | 第67-79页 |
(一) 《欧洲人权公约》 | 第68-70页 |
(二) 《关于保护少数民族的欧洲框架公约》 | 第70-72页 |
(三) 《美洲人权公约》 | 第72-75页 |
(四) 《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宪章》 | 第75-76页 |
(五) 《开罗伊斯兰世界人权宣言》(《开罗宣言》) | 第76-78页 |
(六) 亚洲的少数民族人权保护问题 | 第78-79页 |
第三章 各国在刑事法律领域对少数民族权利的保护 | 第79-96页 |
一、欧洲国家的规定 | 第80-93页 |
(一) 北欧国家 | 第80-82页 |
(二) 西欧国家 | 第82-85页 |
(三) 东欧国家 | 第85-93页 |
二、美洲国家的规定 | 第93-94页 |
三、亚洲国家的规定 | 第94-96页 |
第四章 我国刑法对少数民族权利的保护 | 第96-106页 |
一、总则性保护 | 第96-100页 |
二、分则性保护 | 第100-104页 |
三、单行条例保护 | 第104-106页 |
第五章 刑事诉讼法对少数民族权利的保护 | 第106-130页 |
一、刑事诉讼法中的少数民族诉讼权利 | 第106-110页 |
二、我国少数民族诉讼权利保障的实践 | 第110-116页 |
三、少数民族诉讼权利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 第116-130页 |
第六章 刑事执行中的少数民族权利保障 | 第130-139页 |
一、刑事执行法中的少数民族权利保障 | 第130-132页 |
二、刑事执行法中的少数民族权利保障的实践 | 第132-134页 |
三、存在的问题 | 第134-139页 |
第七章 完善我国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一些构想 | 第139-151页 |
一、刑事司法的民法化 | 第140-143页 |
二、保护框架的架构 | 第143-151页 |
结语 | 第151-154页 |
附件 | 第154-168页 |
附件一 新疆高校法学专业学生双语教学效果调查 | 第154-159页 |
附件二 我国的相关刑法案例 | 第159-168页 |
参考文献 | 第168-180页 |
后记 | 第180-1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