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贪污贿赂罪论文

我国反商业贿赂犯罪的法律制度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前言第13-15页
第一章 导论第15-25页
 第一节 立法的价值理念与法律的实施机制第15-20页
  一、反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价值理念第15-17页
  二、构建法律实施机制第17-20页
 第二节 反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模式第20-25页
  一、我国反商业贿赂法律的历史演进第21-22页
  二、国外反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模式第22-23页
  三、关于我国反商业贿赂犯罪立法模式的建议第23-25页
上篇 反商业贿赂犯罪的实体法律制度第25-75页
 第二章 关于《反商业贿赂法》的罪名规定问题第26-35页
  第一节 《反商业贿赂法》基础罪名及构成要件第26-31页
   一、《反商业贿赂法》基础罪名第26页
   二、基础罪名的犯罪构成要件与修改建议第26-31页
  第二节 根据《公约》增设对外国公职人员或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第31-35页
   一、增设该罪名的法律基础第31-33页
   二、设立该罪名需要澄清的问题第33页
   三、该罪名的具体犯罪构成和罪名表述第33-35页
 第三章 关于商业行贿犯罪的立法问题第35-42页
  第一节 反商业贿赂犯罪与“囚徒困境”理论第35-37页
   一、现行反商业贿赂犯罪法律的实施困境第35页
   二、博弈论中“囚徒困境”理论解析第35-37页
  第二节 解决现行法律实施困境的理论通路第37-42页
   一、我国现行法律实施的困境及原因分析第37-39页
   二、国外反商业贿赂犯罪法律对“囚徒困境”理论的引入第39-40页
   三、现行商业贿赂犯罪中自首规定的修改建议第40-42页
 第四章 反商业贿赂犯罪中关于行政机关的重要制度第42-51页
  第一节 政府的“政治透明制度”第42-44页
   一、国外的政府“政治透明制度”介绍第42-43页
   二、政府政治透明制度的构成要素第43页
   三、我国政府政治透明制度的实施问题与改进第43-44页
  第二节 公务员的财产申报制度第44-51页
   一、国外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介绍第45-47页
   二、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法律的缺失与实践的起步第47页
   三、关于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立法建议第47-51页
 第五章 反商业贿赂犯罪的会计和审计的法律问题第51-58页
  第一节 有关会计制度的法律第51-54页
   一、我国与商业贿赂犯罪相关的会计制度第51页
   二、国外与国际公约中与商业贿赂犯罪相关的会计制度第51-52页
   三、我国反商业贿赂法律中会计制度的缺陷第52-53页
   四、关于会计制度的立法建议第53-54页
  第二节 有关审计监督制度的法律第54-58页
   一、现行法律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审计监督及完善建议第54-56页
   二、现行法律对民营、私营企业的审计监督及完善建议第56-57页
   三、关于审计监督制度的立法建议第57-58页
 第六章 反商业贿赂犯罪的法律责任问题第58-75页
  第一节 刑事责任第58-68页
   一、统一商业行贿犯罪和商业受贿犯罪的刑罚标准第58-59页
   二、弱化自由刑,加大财产刑的适用力度第59-63页
   三、增设资格刑的建议第63-66页
   四、废除死刑的必要性第66-68页
  第二节 民事责任第68-72页
   一、确认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第69-70页
   二、主张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第70-71页
   三、民事赔偿范围和原则第71-72页
  第三节 行政责任第72-75页
   一、没收违法所得的适用第72-73页
   二、罚款的适用第73-74页
   三、增设其他行政处罚手段的建议第74-75页
下篇 反商业贿赂犯罪的程序法律制度第75-128页
 第七章 反商业贿赂犯罪的管辖问题第76-92页
  第一节 我国反商业贿赂犯罪管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76-81页
   一、商业贿赂行为、商业贿赂犯罪的管辖权冲突第76-78页
   二、商业贿赂犯罪预防工作的现状与局限性第78-81页
  第二节 香港地区和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第81-87页
   一、香港:专门机关预防腐败的成功经验第81-83页
   二、新加坡:专门机关预防腐败的成功经验第83-85页
   三、瑞典和芬兰:独立调查官制度的成功经验第85-86页
   四、解析《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规定第86-87页
  第三节 关于在我国设立专门管辖机构的建议第87-92页
   一、设立反商业贿赂委员会为商业贿赂犯罪的专门管辖机构第87-89页
   二、反商业贿赂犯罪中行政机关之间及其与司法机关的合作第89-92页
 第八章 反商业贿赂犯罪的侦查权问题第92-99页
  第一节 反商业贿赂犯罪的特殊侦查措施第92-96页
   一、国际条约的规定和香港的成功经验第92-94页
   二、关于我国法律中特殊侦查权的立法建议第94-96页
  第二节 特殊侦查权之下的人权保障第96-99页
   一、犯罪嫌疑人也需人权保障第96页
   二、我国的诉讼模式与人权保障第96-98页
   三、关于我国在特殊侦查权之下人权保障的立法建议第98-99页
 第九章 反商业贿赂犯罪的证据制度第99-104页
  第一节 反商业贿赂犯罪中的特色证据规则第99-101页
   一、国外立法中特殊证据制度的规定第99-100页
   二、国际公约中特殊证据制度的规定第100-101页
  第二节 我国反商业贿赂犯罪的证据制度第101-104页
   一、我国现行证据规则的缺欠第102页
   二、关于证据制度的立法建议第102-104页
 第十章 反商业贿赂犯罪的举报制度和污点证人制度第104-116页
  第一节 举报制度第104-109页
   一、我国香港地区和国外的举报制度第105-107页
   二、我国举报制度的现状和不足第107-108页
   三、我国举报制度的完善第108-109页
   四、关于举报制度的立法建议第109页
  第二节 污点证人制度第109-116页
   一、污点证人制度概述第110-112页
   二、国际公约的相关规定第112-113页
   三、我国法律中污点证人制度的缺欠第113页
   四、关于污点证人制度的立法建议第113-116页
 第十一章 反商业贿赂犯罪的缺席审判制度和腐败资产追回制度第116-128页
  第一节 缺席审判制度第116-124页
   一、缺席审判制度的历史渊源第116-118页
   二、国外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立法第118-119页
   三、我国法律中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缺失第119-121页
   四、我国建立缺席审判制度的必要性第121-122页
   五、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程序设计第122-123页
   六、关于缺席审判制度的立法建议第123-124页
  第二节 腐败资产追回制度第124-128页
   一、我国刑事法律中腐败资产追回条款的缺欠第124页
   二、我国设立腐败资产追回制度的必要性第124-125页
   三、关于腐败资产追回制度的立法建议第125-128页
结论第128-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7页
致谢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司法多元发展的示范与契机--以少年司法之研究为核心
下一篇:少数民族权利刑事法律保护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