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商事思维下公司财务会计制度重构

内容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21页
导论第21-37页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第21-27页
  (一) 公司利益相关者运动对公司法财务与会计制度的影响第21-23页
  (二) 私法公法化趋势中公司法对财务会计治理强化规制的必要性第23-24页
  (三) 市场及政府失灵视角下公司财务与会计制度层次结构的改革方向第24-27页
 二、文献综述第27-33页
  (一) 公司治理理论第27-29页
  (二) 财务治理理论第29-31页
  (三) 会计治理论第31-33页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33-35页
  (一) 研究思路第33-34页
  (二) 研究方法第34-35页
 四、主要的创新第35-37页
  (一) 理论方面创新有第35页
  (二) 制度方面创新有第35-37页
第一章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理论基础第37-62页
 第一节 公司财务会计的基本属性第37-42页
  一、公司财务与会计的基本关系第37-38页
  二、财务会计的特征第38-41页
   (一) 财务会计的特征第38-40页
   (二) 财务会计制度的法律属性第40-41页
  三、财务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第41-42页
 第二节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一般理论第42-50页
  一、公司财务制度、会计制度的界定第42-43页
  二、公司财务会计制度产生的动因第43-46页
  三、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功能定位第46-48页
  四、公司财务会计制度体系建构的原则第48-50页
 第三节 公司法中财务会计制度的理论基础第50-57页
  一、不完全契约理论第50-52页
  二、委托代理理论第52页
  三、交易费用理论第52-53页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第53-54页
  五、公司治理理论第54-55页
  六、社会责任理论第55-57页
 第四节 商事思维下公司法财务会计制度的立法原则第57-62页
  一、防阻公司财务会计治理私人强制的原则第57-58页
  二、真实性原则第58-59页
  三、利益均衡原则第59-60页
  四、安全与效率原则第60-62页
第二章 公司法中的财务会计制度的比较研究第62-86页
 第一节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动态比较研究第62-71页
  一、大陆法系国家财务会计规制第62-65页
   (一) 大陆法系国家财务会计规制的共同基础:《萨瓦里法典》第62-63页
   (二) 法国“法典式会计制度”第63-64页
   (三) 德国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第64-65页
  二、英美法系的财务会计法律制度体系第65-70页
   (一) 英国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第66-67页
   (二) 美国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第67-69页
   (三) 英美法系会计法律制度体系的特点第69-70页
  三、比较启示第70-71页
 第二节 我国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结构的反思与重构第71-77页
  一、新中国公司财务会计法制发展的阶段划分第71-73页
   (一) 米勒(TerhardG.Mueller)的分类第71页
   (二) 美国会计学会(AAA)的分类第71-72页
   (三) 阿伦(Pau1 H.Aron)的分类第72-73页
  二、我国公司财务会计制度发展的特征第73-75页
  三、公司财务会计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75-77页
 第三节 公司法与会计法对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作用第77-86页
  一、《会计法》的统率作用带有浓厚的行政法色彩第77-78页
  二、主管部门对公司财务会计立法与执法的实质垄断第78-79页
  三、公司法中财务会计制度的目标第79-82页
   (一) 廓清公司法财务会计制度的边界第80-81页
   (二) 确立公司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第81-82页
   (三) 公司法控制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弹性第82页
  四、公司法财务会计的制度构成第82-86页
   (一) 财务会计基本概念框架第83页
   (二) 公司法中的分配制度第83页
   (三) 公司法资本结构制度第83-84页
   (四) 公司财务会计监督制度第84页
   (五) 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制度第84-86页
第三章 公司法中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第86-107页
 第一节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公司法属性第86-93页
  一、财务会计目标与公司法目标的同源性分析第86-88页
   (一)财务目标与公司法目标的同源性分析第87-88页
   (二)会计的目标与公司法目标的同源性分析第88页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公司法属性第88-91页
  三、公司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第91-93页
 第二节 公司法中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结构第93-96页
  一、基本假设第93页
  二、财务会计目标第93-94页
  三、公司财务会计的一般原则第94-95页
  四、财务会计对象要素第95页
  五、财务会计报告第95-96页
 第三节 公司法中应然的财务会计对象要素构成第96-107页
  一、财务会计要素的本质特性第97页
  二、公司法财务会计对象要素的定义立场第97-98页
  三、公司法中应然的财务会计对象要素构成第98-107页
   (一) 资产第99-100页
   (二) 负债第100页
   (三) 公司剩余权益第100-101页
   (四) 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第101-102页
   (五) 全面收益要素第102-106页
   (六) 现金流入、现金流出要素第106-107页
第四章 财务安全视野下公司法资本制度的反思第107-135页
 第一节 资本学术用语的逻辑厘定第107-113页
  一、资本概念的经济、会计与法律解读第107-109页
   (一) 资本的经济学释义第107-108页
   (二) 资本的会计含义第108页
   (三) 资本的法律视角第108-109页
  二、公司资产与公司法人财产第109-110页
  三、表内资产与表外资产第110页
  四、资本与资产第110-111页
  五、注册资本的法定权重理论第111-113页
 第二节 传统公司资本三原则与公司法财务会计制度第113-124页
  一、资本确定原则的财务意义第113-119页
   (一) 资本确定原则的商业价值第114-119页
  二、资本维持原则的财务意义第119-124页
   (一) 资本维持原则的由来第119-120页
   (二) 资本维持原则的经济视角第120-122页
   (三) 资本维持原则的会计检讨第122-124页
  三、资本不变原则的财务意义第124页
 第三节 公司验资制度的粗疏与完善第124-130页
  一、验资制度的立法初衷与制度沿革第125-127页
  二、强制验资与强制评估的理论与实务第127-129页
   (一) 验资制度程序性质第127-128页
   (二) 强制验资制度现状第128-129页
  三、验资制度的改革建议第129-130页
 第四节 公司法减资制度的财务会计检讨与重构第130-135页
  一、减资的会计实质与经济意义第130-132页
  二、减资规则的国际比较第132-133页
  三、公司法减资规则的重构第133-135页
第五章 公司法分配制度的检讨与重构第135-169页
 第一节 公司法分配制度的若干理论问题第135-143页
  一、“公司分配”的界定第136页
  二、股利分配的方式第136-137页
  三、公司法对公司分配规范的利益衡量第137-141页
   (一)横向分配关系的利益衡量:强调公平第138-139页
   (二) 纵向分配关系的利益衡量:效率优先第139-141页
  四、公司分配制度的财务原则第141-143页
 第二节 《现行公司法》分配用语的规范第143-149页
  一、《公司法》涉利润分配概念与《会计法》及《会计准则》概念体系的差异第143-144页
  二、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或股权第144-145页
   (一)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第144页
   (二) 净资产与股权价值第144-145页
  三、资本公积与盈余公积的异质性理论第145-148页
   (一) 资本公积的功能第145-147页
   (二) 盈余公积的功能第147-148页
  四、异质性理论对《公司法》公积金概念体系的检讨第148-149页
 第三节 我国《公司法》分配制度的展开与批判第149-163页
  一、《公司法》中“公司分配”概念界定第149-153页
   (一) 《公司法》在分配制度体系中的立法定位第150页
   (二) “分配”界定的功能第150-153页
   (三) 我国界定“公司分配”的现实选择第153页
  二、公司分配的价值选择第153-154页
  三、资本公积弥补亏损重在顺序而不是禁止第154-156页
   (一) 资本公积补亏的会计含义第154页
   (二) 资本公积补亏与盈余公积补亏的区别第154-156页
  四、公司利润分配顺序的理顺第156-162页
   (一) 法律意义上与会计意义上的利润分配与标准第156页
   (二) 利润分配的标准第156-158页
   (三) 利润分配的顺序第158-162页
  五、《公司法》中利润分配法定比例的质疑第162-163页
 第四节 恢复提取法定公益金公司法法理与规则第163-169页
  一、公司利润分配理论与制度的不足与修正第163-165页
  二、新公益金制度规则的内涵第165-166页
  三、新公益金制度规则的价值第166-169页
   (一) 用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第166-167页
   (二) 用于债权人利益保护与激励第167页
   (三) 用于消费者权益赔偿第167-169页
第六章 公司法财务会计监督制度透视与完善第169-211页
 第一节 公司法财务会计监督本质第169-177页
  一、公司法财务会计监督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70-172页
   (一) 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的财务会计监督本质第170-171页
   (二) 财务会计监督:利益相关者不安抗辩权的承载方式第171-172页
  二、公司财务会计监督体系的畸形分析第172-175页
   (一) 畸形状态描述第172-173页
   (二) 畸形成因分析第173-175页
  三、公司财务会计监管权畸形治理路径第175-177页
   (一) 公司法应然的内部财务会计监督主体第175-176页
   (二) 强化利益相关者监督制度第176-177页
   (三) 创新政府商事会计监管体制第177页
 第二节 公司账簿理论与制度再造第177-185页
  一、公司账簿的界定第178页
  二、公司账簿规制的法理基础第178-180页
  三、我国公司账簿立法模式检讨第180-181页
  四、公司账簿制度的完善建议第181-183页
  五、公司账簿政府监管制度再造第183-185页
 第三节 公司法定审计第185-193页
  一、法定审计与强制审计第185-186页
  二、法定审计制度的法理基础:“两个代理成本”降低第186-189页
   (一)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下的代理成本第186-188页
   (二) 利害关系人监督公司的代理成本第188-189页
  三、公司财务会计监管辅助:法定审计永恒的定位第189-190页
  四、公司法法定审计的现实考量第190-193页
   (一) 《公司法》法定审计的立法本意第190-192页
   (二) 《公司法》法定审计的现实理解第192-193页
 第四节 利害关系人财务知情权制度的反思与重构第193-211页
  一、财务知情权客体的追问第193-195页
   (一) 财务知情权客体的追问第193-194页
   (二) 财务会计法律事实理论第194-195页
  二、股东财务会计知情权制度重构的原则第195-196页
  三、现行股东财务知情权制度检视与反思第196-204页
   (一) 现行股东财务知情权制度的检视第196-200页
   (二) 股东财务知情权制度的法经济学反思第200-203页
   (三) 完善制度的建议第203-204页
  四、公司债权人知情权的创新思考第204-211页
   (一) 债权人保护综述第204-206页
   (二) 公司法强制债并股理论提出第206-209页
   (三) 强制债并股的理论与债权人知情权保护第209-211页
结语第211-213页
致谢第213-214页
参考文献第214-220页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第220页

论文共2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液压支架虚拟监控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广告荐证的法律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