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虚拟评价方法研究
提要 | 第1-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课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车辆动力学模型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0-13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操纵稳定性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概述 | 第14-31页 |
·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 第14-16页 |
·开环系统法和闭环系统法 | 第14-15页 |
·客观评价法和主观评价法 | 第15-16页 |
·操纵稳定性表征参数 | 第16-18页 |
·表征稳态响应的参数 | 第16-17页 |
·表征瞬态响应的参数 | 第17-18页 |
·几种常见的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 | 第18-31页 |
·稳态转向特性 | 第18-20页 |
·瞬态转向特性 | 第20-23页 |
·侧倾特性 | 第23-24页 |
·转向回正性 | 第24-25页 |
·急剧转向特性 | 第25-27页 |
·转向轻便特性 | 第27-29页 |
·频率响应特性 | 第29-31页 |
第3章 平顺性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概述 | 第31-35页 |
·汽车行驶平顺性研究的意义 | 第31-32页 |
·汽车平顺性的评价 | 第32-35页 |
第4章 操纵稳定性虚拟评价分析 | 第35-64页 |
·某三轴车辆模型介绍 | 第35-41页 |
·前悬架模板的建立 | 第35-36页 |
·中悬架模板的建立 | 第36-37页 |
·后悬架模板的建立 | 第37页 |
·车体模板的建立 | 第37-38页 |
·动力传动系模板的建立 | 第38-40页 |
·制动系模板的建立 | 第40页 |
·转向系模板的建立 | 第40页 |
·前轴横向稳定杆模板的建立 | 第40-41页 |
·中轴横向稳定杆模板的建立 | 第41页 |
·最终的三轴独立悬架整车模型 | 第41页 |
·蛇形试验虚拟评价分析 | 第41-44页 |
·仿真工况设定 | 第41-42页 |
·仿真结果 | 第42-44页 |
·结果分析 | 第44页 |
·转向轻便性试验仿真分析 | 第44-47页 |
·仿真工况设定 | 第44-45页 |
·仿真结果 | 第45-47页 |
·结果分析 | 第47页 |
·稳态回转试验仿真分析 | 第47-51页 |
·仿真工况设定 | 第47-48页 |
·仿真结果 | 第48-50页 |
·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转向盘角脉冲输入试验仿真分析 | 第51-53页 |
·仿真工况设定 | 第51页 |
·仿真结果 | 第51-52页 |
·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转向回正性能试验仿真分析 | 第53-57页 |
·仿真工况的设定 | 第53页 |
·仿真结果 | 第53-56页 |
·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转向盘角阶跃输入试验仿真 | 第57-60页 |
·仿真工况的设定 | 第57-58页 |
·仿真结果 | 第58-60页 |
·结果分析 | 第60页 |
·双移线试验仿真 | 第60-62页 |
·仿真工况的设定 | 第60页 |
·仿真结果 | 第60-62页 |
·转弯制动仿真 | 第62-64页 |
·仿真工况的设定 | 第62页 |
·仿真结果 | 第62-64页 |
第5章 平顺性虚拟评价分析 | 第64-75页 |
·平顺性仿真工况的设定 | 第64页 |
·B 级路面平顺性仿真 | 第64-67页 |
·D 级路面平顺性仿真 | 第67-71页 |
·平顺性仿真的数据处理 | 第71-75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 | 第75-77页 |
·研究工作内容 | 第75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摘要 | 第82-84页 |
ABSTRACT | 第84-86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