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嵌入式系统概述 | 第11-13页 |
|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特点 | 第11-12页 |
| ·嵌入式技术的发展历史 | 第12-13页 |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13-15页 |
| ·常见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13-14页 |
| ·在嵌入式应用系统上选择Linux | 第14-15页 |
| ·嵌入式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的优势 | 第15-16页 |
| ·课题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8-21页 |
| ·功能简介 | 第18-19页 |
| ·硬件选择 | 第19页 |
| ·软件工作流程 | 第19-21页 |
| 3. 系统开发中硬件连接及开发工具 | 第21-31页 |
| ·硬件环境 | 第21-24页 |
| ·应用系统的交叉开发模式 | 第21-22页 |
| ·硬件要求 | 第22页 |
| ·现实硬件连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 第22-24页 |
| ·系统开发中的软件工具 | 第24-31页 |
| ·文本编辑器Vim | 第25-26页 |
| ·制作系统开发的交叉编译工具链 | 第26-29页 |
| ·应用系统开发辅助软件 | 第29-31页 |
| 4. 系统的嵌入式 Linux 环境构建及程序开发 | 第31-64页 |
| ·基于Linux 的嵌入式编程基础 | 第31-33页 |
| ·交叉编译工具常用选项简单说明 | 第31-33页 |
| ·Makefile 简介 | 第33页 |
| ·应用系统中的硬件接口操作 | 第33-40页 |
| ·ADC 接口概述 | 第34-35页 |
| ·ADC 接口的使用 | 第35页 |
| ·ADC 接口数据采集的硬件操作 | 第35-40页 |
| ·构建系统的嵌入式Linux 环境 | 第40-56页 |
| ·编译U-Boot | 第40-49页 |
| ·嵌入式Linux 内核的编译 | 第49-51页 |
| ·构建嵌入式Linux 根文件系统 | 第51-56页 |
| ·应用系统嵌入式终端的驱动开发 | 第56-64页 |
| ·嵌入式Linux 应用系统驱动开发概述 | 第57-60页 |
| ·开发A/D 数据采集应用系统中的驱动 | 第60-64页 |
| 5. 应用系统的 GUI 开发技术 | 第64-74页 |
| ·Linux 的GUI 系统架构 | 第64-65页 |
| ·嵌入式Linux 应用系统中的几种GUI | 第65-66页 |
| ·GUI 的最终选择 | 第66-67页 |
| ·Qtopia 移植 | 第67-70页 |
| ·交叉编译、安装Qtopia2.2.0 | 第68-69页 |
| ·在开发板上安装、运行Qtopia | 第69-70页 |
| ·开发应用系统QT GUI 程序 | 第70-74页 |
| 6. 系统中嵌入式程序的调试技术 | 第74-82页 |
| ·在VIM 中调用gdb 进行调试 | 第74-78页 |
| ·对VIM 源码打vimgdb 补丁并编译安装 | 第74页 |
| ·gdb 对嵌入式软件的调试模式 | 第74-75页 |
| ·VIM 中调用gdb 做调试测试 | 第75-78页 |
| ·使用strace 跟踪系统调用和信号 | 第78-82页 |
| ·strace 移植 | 第78页 |
| ·strace 程序调试测试 | 第78-82页 |
| 7. 系统测试与总结展望 | 第82-87页 |
| ·系统测试 | 第82-83页 |
| ·搭建测试环境 | 第82-83页 |
| ·测试内容 | 第83页 |
| ·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83-85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0-91页 |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