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23页 |
·普通小麦的异源六倍化过程及其部分同源群 | 第10-11页 |
·分子标记及其在小麦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 第11-14页 |
·分子标记的发展 | 第12页 |
·分子标记在小麦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 第12-14页 |
·外源种质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利用 | 第14-22页 |
·小麦种质资源与小麦遗传改良 | 第14-15页 |
·黑麦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作用 | 第15-17页 |
·小麦背景中外源遗传物质的检测 | 第17-22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2-2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页 |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23-33页 |
·试验材料 | 第23-26页 |
·试验设计 | 第26-27页 |
·矮孟牛7 个类型第一部分同源群遗传差异分析 | 第26页 |
·矮孟牛7 个类型1RS 染色体检测 | 第26-27页 |
·1RS 在矮孟牛34 个衍生后代中的传递 | 第27页 |
·试验地点 | 第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33页 |
·麦醇溶蛋白的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 | 第27-28页 |
·PCR 分析 | 第28-30页 |
·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28-29页 |
·DNA 标记分析 | 第29-30页 |
·复合PCR 分析 | 第30-33页 |
·基因组DNA 的提取同2.4.2.1 | 第30页 |
·引物序列的合成 | 第30-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50页 |
·矮孟牛7 个类型第一部分同源群的遗传差异 | 第33-39页 |
·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 第33-34页 |
·亲本特异性位点在7 个类型中的检测 | 第34-35页 |
·矮孟牛7 个类型中的等位变异和杂合位点 | 第35-38页 |
·矮孟牛7 个类型的遗传差异分析 | 第38-39页 |
·矮孟牛7个类型中1B及1R染色体的传递 | 第39-45页 |
·矮孟牛7个类型1B、1R染色体的分子标记检测 | 第39-43页 |
·矮孟牛7 个类型麦醇溶蛋白的A-PAGE 分析 | 第43-44页 |
·矮孟牛7 个类型的复合PCR 检测 | 第44-45页 |
·矮孟牛34 个衍生后代中1RS 的检测 | 第45-50页 |
·矮孟牛34 个衍生后代品种1RS 的分子标记检测 | 第45-46页 |
·矮孟牛34 个衍生后代品种麦醇溶蛋白的A-PAGE 检测 | 第46-47页 |
·矮孟牛34 个衍生后代品种的复合PCR 检测 | 第47-50页 |
4 讨论 | 第50-52页 |
·矮孟牛7 个类型第1 部分同源群的遗传差异 | 第50-51页 |
·矮孟牛及其衍生后代中1RS 的检测方法 | 第51-52页 |
5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