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财务视角下的公司理财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1 绪论 | 第14-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内容框架 | 第19-20页 |
2 行为财务理论概述 | 第20-40页 |
·行为财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第20-23页 |
·行为财务理论产生的背景 | 第20-21页 |
·行为财务理论的发展 | 第21-23页 |
·行为财务理论对传统财务理论的挑战 | 第23-27页 |
·行为财务理论的理论基础 | 第27-33页 |
·期望理论 | 第27-30页 |
·心理学 | 第30-32页 |
·行为资产定价和投资组合理论 | 第32-33页 |
·行为财务理论的研究体系 | 第33-34页 |
·行为财务理论的理论模型 | 第34-36页 |
·行为财务理论的现实意义 | 第36-40页 |
·解释现实金融市场中的部分异象 | 第36-37页 |
·充实与完善传统财务理论 | 第37-38页 |
·丰富决策者的决策,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 | 第38-40页 |
3 行为财务视角下的公司融资政策 | 第40-53页 |
·传统融资理论评述 | 第40-41页 |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分析 | 第41-48页 |
·市场时机理论与我国上市公司权益融资偏好 | 第43-46页 |
·经理非理性行为与我国上市公司权益融资偏好 | 第46-47页 |
·从众心理与我国上市公司权益融资偏好 | 第47-48页 |
·行为财务视角下的融资政策 | 第48-53页 |
4 行为财务视角下的公司投资政策 | 第53-68页 |
·传统投资理论评述 | 第53-55页 |
·公司内部对投资政策的影响 | 第55-62页 |
·管理者非理性行为 | 第55-59页 |
·沉没成本效应 | 第59-61页 |
·群体行为问题 | 第61-62页 |
·公司外部对投资政策的影响 | 第62-64页 |
·行为财务视角下的投资策略 | 第64-68页 |
5 行为财务视角下的公司股利政策 | 第68-84页 |
·传统股利理论评述 | 第68-72页 |
·“在手之鸟”(Bird in Hand)理论 | 第68-69页 |
·股利无相关假说(MM理论) | 第69页 |
·股利政策的税收效应理论 | 第69-70页 |
·股利分配的代理理论 | 第70-71页 |
·股利分配的信号传递理论 | 第71-72页 |
·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 第72页 |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非理性现状及分析 | 第72-79页 |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非理性的现状 | 第72-74页 |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非理性现状分析 | 第74-79页 |
·行为财务视角下的股利政策 | 第79-84页 |
·心理账户模型 | 第79-80页 |
·自我控制说 | 第80-81页 |
·后悔厌恶理论 | 第81-82页 |
·股利迎合理论 | 第82-83页 |
·红利信号模型 | 第83-84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84-88页 |
·研究结论 | 第84-85页 |
·研究创新 | 第85-86页 |
·行为财务理论的启示 | 第86页 |
·研究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4-9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