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行走系统论文--悬挂论文

ECAS客车车身高度调节系统设计及调校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空气悬架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第11-13页
   ·电控空气悬架简介第13-16页
     ·电控空气悬架的工作原理及优点第13-14页
     ·电控空气悬架的主要元器件第14-16页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16-18页
     ·本文研究的意义第16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空气弹簧及减振器的特性分析第18-30页
   ·空气弹簧特点及主要参数第18-23页
     ·空气弹簧分类第18-19页
     ·空气弹簧的特点第19-21页
     ·空气弹簧高度第21-22页
     ·空气弹簧的有效面积,体积第22-23页
   ·空气弹簧的刚度特性第23-25页
   ·空气弹簧的频率特性第25-26页
   ·可调阻尼减振器的特性第26-29页
     ·减振器阻尼力的确定第26-27页
     ·减振器特性曲线第27-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车身高度控制策略的模块化设计第30-39页
   ·车身高度的设定第30-32页
     ·参考地高度第30-31页
     ·车辆整体极限高度第31页
     ·车辆安全高度第31页
     ·系统指标高度第31-32页
   ·空气弹簧的匹配计算第32-34页
     ·空气弹簧的载荷第32页
     ·悬架静挠度f_c第32-33页
     ·悬架的动挠度f_d第33-34页
   ·空气弹簧可调高度的确定第34-36页
     ·空气弹簧的有效高度第34页
     ·空气弹簧标准高度的确定第34-35页
     ·特殊工况行驶高度的确定第35-36页
   ·控制策略的模块化设计第36-38页
     ·启动控制模块设计第36-37页
     ·停车驻动控制模块设计第37页
     ·车辆稳态行驶控制模块设计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车身高度调节系统的分析及设计第39-53页
   ·电控系统的主要部件第39-45页
     ·电控单元(ECU)第39-42页
     ·电磁阀第42-44页
     ·高度传感器第44-45页
   ·气动回路系统分析第45-50页
     ·气动回路的设计第45-46页
     ·充放气系统简化模型第46页
     ·收缩管内流体的流动第46-47页
     ·想状况下流速、流量公式第47-48页
     ·压力比对流速、流量的影响第48页
     ·实际情况的流量公式第48-50页
   ·气路系统气动元件的选择第50-52页
     ·影响电磁阀、气管流量特性的参数第50页
     ·电磁阀、气管的选择第50-51页
     ·压缩机的选择第51页
     ·储气罐的选择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车身高度调节方法的研究第53-69页
   ·空气悬架充放气过程分析第53-54页
   ·充放气时间的分析计算第54-61页
     ·变容积充放气时的热力过程第54-55页
     ·公式推导第55-58页
     ·管路流量特性参数的计算第58-59页
     ·气动回路流量特性第59-60页
     ·充放气仿真分析第60-61页
   ·车身高度调节的控制方法第61-68页
     ·PID/PWM控制器的设计第62-65页
     ·容差范围的确定第65-66页
     ·车身高度控制的仿真第66-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车身高度调节系统的调校第69-79页
   ·车身高度调节系统的调校第69-71页
     ·车身高度的设定第69-70页
     ·控制参数的标定第70-71页
   ·ECU调测系统的设计第71-76页
     ·系统设计的要求第71页
     ·系统的层次划分第71-72页
     ·系统软件的功能设计第72-73页
     ·软件的操作界面设计第73-76页
   ·电控系统的标定试验第76-78页
     ·试验设备第76-77页
     ·试验结果第77-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9-81页
   ·总结第79-80页
   ·展望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空气悬架导向机构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下一篇: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对整车操纵稳定性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