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机车工程论文--电力机车论文

直线电机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论文选题背景第10-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直线电机转向架结构型式研究第16-30页
   ·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第16-20页
   ·直线电机地铁车辆的特点第20-22页
     ·直线电机地铁车辆的优势第20-21页
     ·直线电机地铁车辆的不足第21-22页
   ·直线电机结构型式分析第22-28页
     ·架悬式第22-24页
     ·轴悬式第24-25页
     ·副构架式第25-28页
   ·直线电机转向架结构型式对比分析第28-29页
   ·本章小节第29-30页
第3章 机电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30-44页
   ·直线电机车辆主要结构形式第30-36页
     ·车体第30页
     ·转向架第30-34页
     ·电机悬挂第34页
     ·制动系统第34-35页
     ·控制系统第35页
     ·驱动系统第35-36页
   ·动力学模型建立第36-39页
     ·架悬悬挂方式第37-38页
     ·轴悬式第38页
     ·副构架式第38-39页
   ·机电耦合系统模型的建立第39-43页
     ·直线感应电机等效间隙的计算第39页
     ·直线感应电机横向边端效应的考虑第39-40页
     ·感应板的非线性特性第40页
     ·直线电机法向力和牵引力的计算第40-43页
   ·本章小节第43-44页
第4章 直线电机悬挂方式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4-84页
   ·对轮轨垂向力的影响第44-47页
   ·对电机气隙的影响第47-49页
   ·电机作用力变化第49-55页
     ·电机牵引力变化第49-52页
     ·电机法向力变化第52-53页
     ·电机点头力矩变化第53-55页
   ·参数优化第55-66页
     ·一系垂向刚度的影响第56-59页
     ·一系垂向阻尼的影响第59-61页
     ·铰接端刚度的影响第61-64页
     ·二系垂向刚度的影响第64-66页
   ·动力学性能分析第66-83页
     ·运动稳定性分析第66-67页
     ·运行平稳性分析第67-71页
     ·曲线通过性能第71-83页
   ·本章小节第83-84页
结论与展望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列车转向架定位节点疲劳强度研究
下一篇:基于信息融合的机车电子柜故障诊断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