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导论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3-14页 |
·创新和不足 | 第14-16页 |
·创新 | 第14页 |
·不足 | 第14-16页 |
2 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原理 | 第16-28页 |
·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 | 第16-18页 |
·预算的概念 | 第16-17页 |
·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 第17页 |
·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 | 第17-18页 |
·全面预算的内容 | 第18-19页 |
·从预算涉及的内容分类 | 第18页 |
·从预算管理的功能分类 | 第18-19页 |
·从预算是否有期间限制分类 | 第19页 |
·全面预算的作用 | 第19-22页 |
·落实企业战略目标 | 第20页 |
·完善企业管理机制 | 第20页 |
·明确各部门的工作目标 | 第20页 |
·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 第20-21页 |
·控制各部门的经济活动 | 第21页 |
·考评各部门的业绩 | 第21页 |
·沟通和协调的作用 | 第21-22页 |
·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程序 | 第22-28页 |
·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 第22-23页 |
·全面预算的编制 | 第23-24页 |
·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 | 第24-25页 |
·全面预算管理的分析、考核 | 第25-28页 |
3 平衡计分卡基本原理 | 第28-36页 |
·平衡计分卡的发展历程 | 第28-30页 |
·平衡计分卡的构成要素及维度分析 | 第30-33页 |
·平衡计分卡的构成要素 | 第31页 |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分析 | 第31-33页 |
·平衡计分卡与战略的关系 | 第33-36页 |
4 全面预算管理和平衡计分卡的结合应用 | 第36-47页 |
·传统的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在缺陷 | 第36-40页 |
·缺乏与企业战略联接的纽带,预算与战略脱节 | 第36-37页 |
·容易产生预算松弛现象 | 第37-38页 |
·阻碍了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和业务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 第38页 |
·难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 第38-39页 |
·造成预算的期间僵化 | 第39页 |
·过分关注财务指标,预算管理滞后于企业发展 | 第39-40页 |
·平衡计分卡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作用 | 第40-42页 |
·能克服预算编制上的缺点 | 第40-41页 |
·可克服预算执行上的缺点 | 第41页 |
·能克服考核和评价机制上的缺点 | 第41-42页 |
·将平衡计分卡引入全面预算管理的可行性、必要性与意义 | 第42-43页 |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 | 第43-47页 |
·以战略为核心 | 第44-45页 |
·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并重 | 第45页 |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并存 | 第45页 |
·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平衡 | 第45-46页 |
·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 | 第46-47页 |
5 某IT企业"SF公司"的案例分析 | 第47-58页 |
·SF公司基本情况 | 第47-48页 |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预算编制流程 | 第48-51页 |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预算控制流程 | 第51-52页 |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预算考核 | 第52-56页 |
·SF公司在平衡计分卡预算实施中的问题 | 第56-58页 |
·在预算实施中遇见的问题 | 第56页 |
·对平衡计分卡的理解也存在众多的问题 | 第56-57页 |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的适用条件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