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社会学研究--基于陕西地区“211工程”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的实证调查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工作压力的社会学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工作压力的概念 | 第19-20页 |
·工作压力的社会模型 | 第20-21页 |
·刺激说理论模型 | 第20页 |
·反应说理论模型 | 第20-21页 |
·刺激—反应说理论模型 | 第21页 |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研究理论 | 第21-26页 |
·互动理论 | 第21-22页 |
·角色冲突理论 | 第22-23页 |
·社会交换理论 | 第23-24页 |
·需求层次理论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调查量表分析 | 第26-38页 |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调查量表的设计 | 第26-28页 |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调查量表的分析 | 第28-36页 |
·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源分析 | 第28-31页 |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31-35页 |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次要因素分析 | 第35-36页 |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反应特征分析 | 第36-38页 |
第四章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因素与压力反应的相互关系 | 第38-44页 |
·压力源对压力反应的相关性分析 | 第38-40页 |
·工作保障与压力反应的相关关系 | 第38-39页 |
·教学保障与压力反应的相关关系 | 第39页 |
·人际关系与压力反应的相关关系 | 第39页 |
·工作负荷与压力反应的相关关系 | 第39-40页 |
·工作乐趣与压力反应的相关关系 | 第40页 |
·压力源与压力反应的逐步回归分析 | 第40-42页 |
·对生理反应的逐步回归分析 | 第41页 |
·对心理反应的逐步回归分析 | 第41页 |
·对行为反应的逐步回归分析 | 第41-42页 |
·工作压力源与工作压力感之间的缓冲变量 | 第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第五章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管理策略 | 第44-48页 |
·高校教师工作减压的的现有管理策略 | 第44-46页 |
·社会的减压管理策略 | 第44页 |
·高校的减压管理策略 | 第44页 |
·个人的减压方式 | 第44-46页 |
·高校教师减压管理的策略建议 | 第46-48页 |
·完善高校管理体系中的专项减压措施 | 第46-47页 |
·构建教师的自我减压管理措施 | 第47-48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1 | 第52-53页 |
附录2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