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选题的背景、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论文的预期成果与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预期成果 | 第16页 |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概念与内容 | 第17-22页 |
·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相关问题和概念的界定 | 第17-19页 |
·职业化的概念 | 第17-18页 |
·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区别和联系 | 第18页 |
·辅导员专业化 | 第18-19页 |
·辅导员在我国是否已经是一种职业 | 第19页 |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概念 | 第19-20页 |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内容 | 第20-22页 |
·稳定的专业化人员 | 第20页 |
·独立的专业知识 | 第20页 |
·规范的从业标准 | 第20页 |
·良好的职业环境 | 第20-21页 |
·健全的保障体系 | 第21页 |
·相应的职业化组织和职业标准 | 第21页 |
·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社会地位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 | 第22-26页 |
·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社会分工理论 | 第22-23页 |
·职业分类理论 | 第23-24页 |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现实的基础 | 第24-26页 |
·党和国家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更加重视 | 第24页 |
·高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了辅导员职业化建设 | 第24-25页 |
·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职业化的成功经验 | 第25-26页 |
第四章 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6-34页 |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32页 |
·职业社会评价低,认同感差 | 第26-27页 |
·社会分工不明确,职责模糊 | 第27-28页 |
·职业准入不科学,非相关学科的人员占队伍主流 | 第28-29页 |
·辅导员学科支撑弱,专业化培训难 | 第29页 |
·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尚未养成 | 第29-30页 |
·职业考核和激励机制不科学 | 第30-31页 |
·职业发展机制不健全 | 第31页 |
·职业组织化程度低 | 第31-32页 |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高校办学指导思想的偏差 | 第32页 |
·对辅导员工作认识不到位 | 第32-33页 |
·辅导员管理体制不顺畅 | 第33-34页 |
第五章 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途径 | 第34-42页 |
·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 | 第34页 |
·理顺辅导员管理体制 | 第34-35页 |
·统筹管理 | 第34-35页 |
·合理分工,明确工作职责 | 第35页 |
·建立专业化培养和培训体系 | 第35-37页 |
·建立专业化的培养体系 | 第36页 |
·建立专业化培训体系 | 第36-37页 |
·建立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 第37-40页 |
·建立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 | 第37-39页 |
·建立科学的评聘制度 | 第39页 |
·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39页 |
·拓宽职业发展机制 | 第39-40页 |
·充分发挥辅导员协会的作用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作者简介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