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9页 |
·中国部分重要山羊品种的经济特性与分布 | 第11-14页 |
·山羊的系统分类学地位与品种分类 | 第11页 |
·中国部分重要山羊品种的经济特性与分布 | 第11-14页 |
·LHX4 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LHX4 基因的结构 | 第14-15页 |
·LHX4 基因遗传突变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LHX4 基因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 第16页 |
·POU1F1 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6-24页 |
·POU1F1 蛋白的结构 | 第17页 |
·POU1F1 的生物学效应和作用机制 | 第17-18页 |
·POU1F1 基因的结构 | 第18-19页 |
·POU1F1 基因遗传突变的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主要的分子标记介绍 | 第24-27页 |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的发展 | 第24-26页 |
·SNP 遗传标记及其优势 | 第26-27页 |
·分子标记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 | 第27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山羊LHX4 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9-3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山羊基因组DNA 的分离 | 第29页 |
·PCR 引物的设计 | 第29-30页 |
·PCR 反应 | 第30-31页 |
·DNA 测序与序列分析 | 第31页 |
·山羊LHX4 基因CDS 的拼接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PCR 扩增结果 | 第31页 |
·测序后拼接山羊LHX4 基因CDS 区序列 | 第31-32页 |
·山羊LHX4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2-35页 |
·讨论 | 第35-36页 |
·山羊LHX4 基因的PCR 克隆策略 | 第35页 |
·山羊LHX4 基因的功能预测分析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LHX4 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经济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37-5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47页 |
·实验材料 | 第37-40页 |
·试验方法 | 第40-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7页 |
·山羊基因组DNA 样品的检测 | 第47-48页 |
·LHX4 基因PCR 产物琼脂糖电泳检测 | 第48页 |
·LHX4 基因PCR 产物的SSCP 分析 | 第48-49页 |
·LHX4 基因PCR 产物多态基因位点不同基因型的序列测定 | 第49-51页 |
·LHX4 基因多态位点频率分布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第51-54页 |
·山羊LHX4 基因多态与经济性状的关系 | 第54-57页 |
·讨论 | 第57-58页 |
·山羊LHX4 基因遗传变异位点的分析 | 第57-58页 |
·不同山羊群体LHX4 基因多态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第58页 |
·山羊LHX4 基因多态与经济性状的关系 | 第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POU1F1 基因第六外显子多态性检测分析 | 第59-6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9-6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0-63页 |
·山羊基因组DNA 样品的检测 | 第60页 |
·POU1F1 基因PCR 产物的琼脂糖电泳检测 | 第60页 |
·POU1F1 基因PCR 产物的RFLP 分析 | 第60-61页 |
·POU1F1 基因限制性酶切多态位点频率分布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第61-63页 |
·讨论 | 第63-64页 |
·山羊POU1F1 基因第6 外显子的DdeI-RFLP 方法 | 第63-64页 |
·6 个山羊品种DdeI 位点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第64页 |
·山羊POU1F1 基因第6 外显子的AluI-RFLP 方法 | 第64页 |
·4 个山羊品种AluI 位点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第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6页 |
·创新点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个人简介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