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导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平等与自由的关系 | 第13-21页 |
第一节 平等与自由的对立和统一 | 第13-16页 |
一、平等与自由的含义 | 第13-15页 |
二、平等与自由的对立和统一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平等与自由一致性的条件 | 第16-17页 |
第三节 自由的优先性及其限制解释 | 第17-18页 |
一、自由的优先性 | 第17-18页 |
二、对自由优先性原则的限制解释 | 第18页 |
第四节 平等与自由关系的发展与协调 | 第18-21页 |
一、平等与自由关系的发展 | 第18-20页 |
二、罗尔斯对平等与自由关系的协调及诺齐克对此的批判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之与平等 | 第21-33页 |
第一节 罗尔斯及其正义理论概述 | 第21-23页 |
一、罗尔斯及其著述 | 第21-22页 |
二、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概述 | 第22-23页 |
第二节 作为公平的正义 | 第23-27页 |
一、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 第23-24页 |
二、作为公平的正义(Justice as Faimess) | 第24-27页 |
第三节 两个正义原则 | 第27-30页 |
一、两个正义原则 | 第27-29页 |
二、差别原则(difference principles) | 第29-30页 |
第四节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对平等与自由的求索 | 第30-33页 |
第三章 诺齐克的正义理论之与自由 | 第33-40页 |
第一节 诺齐克及其正义理论概述 | 第33-34页 |
一、诺齐克及其著述 | 第33-34页 |
二、诺齐克的正义理论概述 | 第34页 |
第二节 持有正义理论 | 第34-36页 |
一、反对强制性的分配正义 | 第34-36页 |
二、持有正义理论(Justice in Holdings) | 第36页 |
第三节 持有正义三原则 | 第36-39页 |
一、持有正义三原则 | 第36-38页 |
二、权利理论(entitlement theory) | 第38-39页 |
第四节 诺齐克的正义理论对自由的坚持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罗尔斯与诺齐克正义理论的异同比较 | 第40-49页 |
第一节 理论的共同点 | 第40-43页 |
一、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 第40-41页 |
二、个人主义的研究方法 | 第41-42页 |
三、时代背景对理论的影响 | 第42-43页 |
第二节 理论的分歧——分配与持有的对立 | 第43-46页 |
一、"差别原则"对"权利理论" | 第43-44页 |
二、实质正义对程序正义 | 第44-45页 |
三、福利型国家对最弱意义国家 | 第45-46页 |
四、分歧的根源:平等与自由的矛盾和冲突 | 第46页 |
第三节 两种理论的局限性 | 第46-49页 |
一、理论本身的内在矛盾 | 第46-47页 |
二、效率原则的约束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罗尔斯与诺齐克正义之争的现实意蕴 | 第49-53页 |
第一节 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第49-51页 |
一、我国分配领域的不公正现象 | 第49-50页 |
二、原因分析 | 第50-51页 |
第二节 在平等与自由的求索之路上寻求衡平 | 第51-53页 |
一、罗尔斯与诺齐克的正义之争对中国社会制度改革的借鉴意义 | 第51页 |
二、平等与自由之衡平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后记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