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完善我国行政审批内部监督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问题提出第9-10页
     ·现实需要第9-10页
     ·理论需要第10页
   ·学术动态第10-11页
     ·国外学术动态第10页
     ·国内学术动态第10-11页
   ·选题意义第11-14页
     ·现实意义第11-14页
     ·理论意义第14页
   ·研究思路第14-16页
     ·论文的构架第14页
     ·论文创新点第14-16页
第二章 我国行政审批内部监督的机理第16-27页
   ·行政审批内部监督的主体第16-18页
     ·行政审批内部监督的特性第16页
     ·行政审批内部监督的作用第16-18页
   ·行政审批内部监督的对象第18-19页
     ·对审批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第18页
     ·对审批相对人的监督第18-19页
   ·政府行为失范理论第19-20页
     ·政府行为失范的概念第19页
     ·政府审批行为失范的表现第19-20页
     ·政府审批行为失范的主要原因第20页
   ·行政效率理论第20-22页
     ·行政效率的概念第20-21页
     ·行政审批效率低下的表现第21页
     ·行政审批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第21-22页
   ·寻租腐败理论第22-27页
     ·寻租腐败的概念第22-23页
     ·行政审批导致寻租腐败的表现第23-24页
     ·行政审批导致寻租腐败的原因第24-27页
第三章 我国行政审批内部监督的现状第27-32页
   ·我国行政审批内部监督不足的表现第27-31页
     ·监督主体方面的不足第27-28页
     ·监督内容方面的不足第28-29页
     ·监督手段方面的不足第29-30页
     ·监督法制方面的不足第30页
     ·监督人员素质方面的不足第30-31页
   ·我国行政审批内部监督不足的主要原因第31-32页
     ·旧体制和老观念方面的因素第31页
     ·行政审批相关权责方面的因素第31页
     ·利益方面的因素第31-32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行政审批内部监督的对策第32-51页
   ·确立行政审批内部监督应遵循的原则第32-35页
     ·法制性原则第32-33页
     ·权力制衡原则第33页
     ·内外合作原则第33-34页
     ·公开性原则第34页
     ·全面性原则第34-35页
     ·效率性原则第35页
   ·完善行政审批内部监督的构建第35-48页
     ·规范监督主体权责第35-36页
     ·全面化监督内容第36-41页
     ·规范监督程序第41-42页
     ·更新监督手段第42-43页
     ·健全监督法制保障第43-46页
     ·加强行政审批内外部监督的协作第46-48页
   ·培养审批监督人员的素质第48-51页
     ·培养审批监督人员的思想素质第48-49页
     ·培养审批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第49-51页
第五章 结语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诚信建设的路径选择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思考
下一篇:电子治理背景下我国公众参与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