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亚洲史论文--东亚论文--日本论文--近现代史(1868年~)论文

南原繁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目录第9-11页
绪论第11-21页
 第一节 研究对象、目标与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先行研究成果之回顾第12-16页
 第三节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第16-20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第20-21页
第二章 南原繁其人第21-40页
 第一节 励志于未来的青少年时代第21-27页
 第二节 对"政治哲学开眼"的大学时代第27-28页
 第三节 大有作为的"牧民官"第28-32页
 第四节 "与哲人对话"的欧洲之旅第32-34页
 第五节 从"洞窟之人"到"建国之父"第34-39页
 结语第39-40页
第三章 南原繁的思想渊源第40-48页
 第一节 儒家思想之启迪第40-41页
 第二节 新渡户稻造国际主义精神的"感化"第41-43页
 第三节 内村鉴三"无教会主义""新精神"之"教化"第43-47页
 结语第47-48页
第四章 东大与天皇第48-67页
 第一节 天皇与天皇制第48-55页
 第二节 东大与天皇第55-65页
 结语第65-67页
第五章 南原繁的"建国构想"第67-99页
 第一节 建设新日本、创造新日本文化第67-73页
 第二节 战后教育改革与一般教育第73-79页
 第三节 大学教育改革之学问的自由与大学自治第79-83页
 第四节 "天皇退位论"第83-88页
 第五节 "和平构想"第88-97页
 结语第97-99页
第六章 南原繁的政治哲学体系、知性学术思想、特征及意义第99-119页
 第一节 南原繁政治哲学体系与知性学术思想的研究方法第99-101页
 第二节 南原繁的政治哲学体系第101-108页
 第三节 南原繁的知性学术思想第108-113页
 第四节 南原繁的政治哲学特征及意义第113-117页
 结语第117-119页
余论 丸山真男与南原繁第119-133页
 第一节 师从于南原繁第119-122页
 第二节 在研究方法上的传承与分歧第122-126页
 第三节 在思想上的交融与"对决"第126-129页
 第四节 丸山真男的影响第129-131页
 结语第131-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0页
附录一:南原繁年谱第140-153页
附录二:东京大学历任总长(校长)第153-154页
附录三:《南原繁著作集》各集内容简介及评价第154-167页
后记第167-169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69页

论文共1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军事战略决策
下一篇: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