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预防、卫生学论文--养生论文

“五禽戏”的养生保健作用及其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英文摘要第10-12页
前言第12-14页
1. "五禽戏"的源流第14-18页
   ·"五禽戏"源于仿生导引术第14-15页
   ·华佗与"五禽戏"第15-16页
   ·后世对"五禽戏"的发展第16-18页
2. "五禽戏"与中医理论第18-25页
   ·"五禽戏"与阴阳学说第18-19页
   ·"五禽戏"与五形学说第19-20页
   ·"五禽戏"与精气神学说第20-21页
   ·"五禽戏"与藏象学说第21-23页
     ·"调心"以协调脏腑第21-22页
     ·"调气"以协调脏腑第22-23页
     ·"调形"以协调脏腑第23页
   ·"五禽戏"与经络学说第23-25页
     ·任督脉在"五禽戏"中的运用第23-24页
     ·"五禽戏"与手三阴阳经的关系第24-25页
3. "五禽戏"的养生保健要素第25-34页
   ·"三调"的概念第25页
   ·调形第25-27页
     ·调形的养生保健作用第26页
     ·调形在于每一戏的作用第26-27页
   ·调神第27-29页
     ·神态与"五禽戏"第28页
     ·神韵与"五禽戏"第28-29页
     ·神志与"五禽戏"第29页
   ·调意第29-31页
     ·调意的养生保健作用第29-30页
     ·调意在于每一戏的作用第30-31页
   ·调气第31-34页
     ·调气的养生保健作用第32页
     ·调气在于"起势调息","引气归元"和"侧举调息"的作用第32-34页
4. "五禽戏"功法特点第34-39页
   ·"五禽戏"属于仿生类功法第34页
   ·"五禽戏"属于动功导引类功法第34-37页
     ·引伸肢体,动诸关节第35-36页
     ·外导内引,形松意充第36-37页
   ·动静结合,练养相兼第37-38页
   ·安全易学,左右对称第38-39页
5. "五禽戏"功法内容第39-48页
   ·预备式"起势调息"第39-40页
     ·动作说明第39页
     ·动作要点第39-40页
     ·"起势调息"的功理与作用第40页
   ·第一戏"虎戏"第40-41页
     ·第一式"虎举"动作说明和动作要点第40页
     ·第二式"虎扑"动作说明和动作要点第40-41页
   ·第二戏"鹿戏"第41-42页
     ·第三式"鹿抵"动作说明和动作要点第41-42页
     ·第四式"鹿奔"动作说明和动作要点第42页
   ·第三戏"熊戏"第42-44页
     ·第五式"熊运"动作说明和动作要点第42-43页
     ·第六式"熊晃"动作说明和动作要点第43-44页
   ·第四戏"猿戏"第44-45页
     ·第七式"猿提"动作说明和动作要点第44页
     ·第八式"猿摘"动作说明和动作要点第44-45页
   ·第五戏"鸟戏"第45-46页
     ·第九式"鸟伸"动作说明和动作要点第45页
     ·第十式"鸟飞"动作说明和动作要点第45-46页
   ·收势"引气归元"第46-48页
     ·动作说明第46页
     ·动作要点第46-47页
     ·"引气归元"的功理与作用第47-48页
6. "五禽戏"与现代医学研究第48-56页
   ·"五禽戏"与生理调节第48-53页
     ·"五禽戏"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第48页
     ·"五禽戏"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第48-49页
     ·"五禽戏"对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影响第49-50页
     ·"五禽戏"对血液成分的影响第50-51页
     ·"五禽戏"对免疫系统和机体衰老的影响第51-53页
   ·"五禽戏"与心理健康第53-56页
     ·"五禽戏"与人的认知能力发展第53-54页
     ·"五禽戏"与人的情绪调节第54-56页
7. "五禽戏"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第56-61页
   ·"虎戏"的应用第56-57页
     ·调理三焦第56页
     ·调理任督两脉第56页
     ·强筋壮骨第56-57页
   ·"鹿戏"的应用第57页
     ·强腰补肾第57页
     ·振奋全身阳气第57页
   ·"熊戏"的应用第57-58页
     ·加强脾胃的运化功能第58页
     ·强骨柔筋第58页
   ·"猿戏"的应用第58-59页
     ·改善心脏泵血的功能,强化其供血能量第58-59页
     ·改善脑部供血状况,促进脑部血液循环第59页
     ·加强四肢运动的力量,提高四肢运动的灵活性第59页
   ·"鸟戏"的应用第59-61页
     ·疏通气血,改善肺的功能第59页
     ·疏理任督两脉经气第59-60页
     ·改善中老年人骨关节病症状第60-61页
结语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针刺激胃经穴位对单纯性肥胖胃肠实热型的临床观察及对下丘脑摄食中枢fMRI成像分析
下一篇:陈氏太极拳养生价值及其作用机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