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

电针刺激胃经穴位对单纯性肥胖胃肠实热型的临床观察及对下丘脑摄食中枢fMRI成像分析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前言第11-13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3-23页
 1.中医学对肥胖症之认识第13-14页
   ·古代文献第13页
   ·病因病机第13-14页
 2.现代医学对肥胖的认识第14-17页
   ·肥胖症的分类第14-15页
   ·病因与发病机制第15-17页
 3.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研究概况第17-21页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概况第17-20页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机理研究概况第20-21页
 4.功能磁共振在针灸减肥中的研究概况第21-23页
   ·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工作原理第21-22页
   ·fMRI运用于针灸治疗的研究概况第22-23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23-33页
 1.一般资料第23-25页
   ·病例来源及一般资料第23页
   ·诊断标准第23-24页
   ·纳入标准第24页
   ·排除标准第24页
   ·试验病例的终止第24页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第24-25页
   ·病例的剔除第25页
 2.研究方法第25-26页
   ·试验设计第25页
   ·治疗方法第25页
   ·疗效评定标准第25-26页
   ·观察指标第26页
   ·统计第26页
 3.结果第26-29页
   ·两组各肥胖指标治疗前的比较第26-27页
   ·治疗组治疗3个疗程前后肥胖指标变化第27页
   ·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前后肥胖指标变化第27-28页
   ·两组各肥胖指标治疗前后下降值变化第28页
   ·两组症状积分疗效比较第28-29页
 4.讨论第29-32页
   ·"胃肠实热型"是单纯性肥胖症最常见和最基本证型第29页
   ·单纯性肥胖患者辨证属胃肠实热型的取穴依据第29页
   ·关于胃肠实热型患者控制饮食和合理运动的问题第29-30页
   ·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观察第30页
   ·胃经和脾经祛痰化湿作用或减肥功效的差异性第30-31页
   ·针刺治疗的疗程观察第31-32页
 结论第32-33页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第33-42页
 1.材料与方法第33页
   ·实验对象第33页
   ·实验设备及参数第33页
 2.治疗方法与MRI检测第33-34页
   ·治疗方法第33-34页
   ·MRI检测第34页
 3.图像处理与数据分析第34页
 4.结果第34-39页
 5.讨论第39-41页
   ·手法刺激和电针刺激的差异第39页
   ·针刺对下丘脑活动影响的相关fMRI研究第39-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附录第45-4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传统运脾调中手法治疗小儿迁慢性腹泻的临床试验研究
下一篇:“五禽戏”的养生保健作用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