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7页 |
绪论 | 第17-36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节 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成果 | 第18-32页 |
一、国内 | 第18-31页 |
二、国外汉译本 | 第31页 |
三、另外有关大圆满的英文著作与文献 | 第31-32页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方法、基本内容、创新与不足 | 第32-36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32页 |
二、基本内容 | 第32-35页 |
三、研究难点、创新与不足 | 第35-36页 |
第一章 宁玛派九乘之顶的大圆满法介绍 | 第36-91页 |
第一节 藏传佛教宁玛派及九乘修行介绍 | 第36-42页 |
一、宁玛派介绍 | 第36-38页 |
二、宁玛派九乘分类 | 第38-42页 |
第二节 九乘之顶的大圆满法历史传承 | 第42-47页 |
一、晋美林巴尊者著作《大圆胜慧本觉心要修证次第》(根桑泽程上师讲授) | 第42-43页 |
二、龙钦饶降巴(隆千朗将巴)尊者著作《历史宝鬘论》 | 第43页 |
三、土观罗桑却吉尼玛与法尊法师整理的传承 | 第43-45页 |
四、纽修堪仁波切蒋扬多杰著作《大圆满传承源流蓝宝石》 | 第45页 |
五、谈锡永上师著作《大中观论集》(下) | 第45-47页 |
第三节 九乘之顶大圆满法的定义与基本认识 | 第47-51页 |
一、大圆满定义 | 第47-50页 |
二、大圆满不立一切见,不立一切修,不立一切行,不立一切果 | 第50-51页 |
第四节 九乘之顶大圆满法的分类与内容 | 第51-63页 |
一、大圆满法分类 | 第51-52页 |
二、大圆满法内容 | 第52-63页 |
第五节 大圆满法的思想见地 | 第63-76页 |
一、《一切法大圆满菩提心普作王》 | 第63-67页 |
二、明心见性是大圆满法的成佛要旨 | 第67-68页 |
三、彻却(立断):直断宣说觉相四直定,笔者认为代表大圆满法在藏族地区的实修见地 | 第68-71页 |
四、大圆满法不是他空中观见 | 第71-75页 |
五、顿悟修行与渐悟修行 | 第75-76页 |
第六节 大圆满法的修行介绍 | 第76-85页 |
一、宁提 | 第76-77页 |
二、大圆满法一般修行的过程(笔者整理) | 第77-79页 |
三、彻却 | 第79页 |
四、脱噶 | 第79-82页 |
五、自显虚空瑜伽 | 第82页 |
六、四光脉的修持 | 第82-83页 |
七、口诀部修行殊胜性 | 第83-85页 |
第七节 大圆满法的果位研究 | 第85-88页 |
一、总述 | 第85-86页 |
二、果的特性 | 第86-88页 |
第八节 菩萨乘六度或十波罗蜜贯穿大圆满法的修行过程——从巴楚仁波切《椎击三要》谈起 | 第88-89页 |
本章总结 | 第89-91页 |
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从北传佛经印证) | 第91-165页 |
第一节 自然智慧、本净、无分别智、无破无立、唯一 | 第94-102页 |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自然智慧、本净、无分别智、无破无立、唯一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 第94-96页 |
二、北传佛经相关内容(请参考附录一) | 第96-98页 |
三、总结比较讨论 | 第98-102页 |
第二节 虚空、无有、无修元成、无住、无念无作意、无勤自然住 | 第102-111页 |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虚空、无有、无修元成、无住、无念无作意、无勤自然住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 第102-103页 |
二、全知麦彭仁波切造论,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上师注疏《大圆满直指心性注疏·窍诀宝藏库》对无修的见解 | 第103页 |
三、北传佛经相关内容(请参考附录一) | 第103-106页 |
四、总结讨论 | 第106-111页 |
第三节 童子瓶身、宝瓶童子身、大迁转身、虹光化身 | 第111-116页 |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宝瓶童子身、童子瓶身、大迁转身、虹光化身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 第111-112页 |
二、北传佛经相关内容(请参考附录一) | 第112-113页 |
三、总结讨论 | 第113-116页 |
第四节 自然任运、自解脱、自生自明、消融 | 第116-123页 |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自然任运、自解脱、自生自明、消融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 第116-117页 |
二、全知麦彭仁波切造论,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上师注疏《大圆满直指心性注疏·窍诀宝藏库》 | 第117页 |
三、北传佛经相关内容(请参考附录一) | 第117-119页 |
四、总结讨论 | 第119-123页 |
第五节 本超因果(无异熟、无受报轮回)、轮涅无二 | 第123-126页 |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本超因果(无异熟)、轮涅无二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 第123页 |
二、北传佛经相关内容(请参考附录一) | 第123-124页 |
三、总结讨论 | 第124-126页 |
第六节 无自性、自性 | 第126-128页 |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无自性、自性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 第126页 |
二、北传佛经相关内容(请参考附录一) | 第126-127页 |
三、总结讨论 | 第127-128页 |
第七节 光明如来藏、平等、本性、自性清净 | 第128-136页 |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光明如来藏、平等、本性、自性清净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 第128-129页 |
二、北传佛经相关内容(请参考附录一) | 第129-131页 |
三、总结讨论 | 第131-136页 |
第八节 三身自现、五身五智、自现 | 第136-143页 |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三身自现、五身五智、自现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 第136-137页 |
二、全知麦彭仁波切著作《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对大圆满法自现的见解 | 第137页 |
三、北传佛经相关内容(请参考附录一) | 第137-138页 |
四、总结讨论 | 第138-143页 |
第九节 菩提心、觉性赤裸(赤露)、觉性(本然明觉)、大悲 | 第143-150页 |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菩提心、觉性赤裸(赤露)、觉性(本然明觉)、大悲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 第143-144页 |
二、北传佛经相关文献(请参考附录一) | 第144-146页 |
三、总结讨论 | 第146-150页 |
第十节 四光脉、中脉验相、双眼智慧脉 | 第150-155页 |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四光脉、中脉验相、双眼智慧脉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 第150-152页 |
二、事业洲尊者对四光脉修持的看法 | 第152页 |
三、北传佛经无相关内容 | 第152页 |
四、总结讨论 | 第152-155页 |
第十一节 四相(四种光明相)、穷尽法界、普贤法界、六灯、四灯 | 第155-165页 |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四相、穷尽法界、普贤法界、六灯、四灯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 第155-158页 |
二、晋美林巴尊者在《大圆胜慧本觉心要修证次第》中对四相的见解 | 第158页 |
三、北传佛经相关内容(请参考附录一) | 第158-159页 |
四、总结讨论 | 第159-165页 |
第三章 文殊菩萨思想看大圆满法见地 | 第165-195页 |
第一节 从《圣妙吉祥真实名经》(《文殊真实名经》)谈起 | 第166-174页 |
一、有四位大圆满法祖师都为此经作释论 | 第166-167页 |
二、本经重点分析(文殊菩萨化身金刚手菩萨) | 第167-174页 |
第二节 从《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谈起 | 第174-177页 |
一、平等得菩提 | 第174页 |
二、无有 | 第174-175页 |
三、无自性、无有 | 第175页 |
四、无住、平等 | 第175-176页 |
五、自性空、无自性 | 第176页 |
六、无念 | 第176页 |
七、无有 | 第176-177页 |
第三节 从《阿阇世王经》谈起 | 第177-179页 |
一、无住 | 第177页 |
二、自然住 | 第177页 |
三、平等 | 第177-178页 |
四、本净 | 第178页 |
五、本超因果 | 第178-179页 |
六、彻却本净超越守禅 | 第179页 |
第四节 从《佛说魔逆经》谈起 | 第179-182页 |
一、无勤 | 第179-180页 |
二、平等 | 第180页 |
三、虚空 | 第180页 |
四、无住 | 第180-181页 |
五、无分别智 | 第181页 |
六、任运 | 第181页 |
七、本净 | 第181-182页 |
八、无有 | 第182页 |
第五节 从《佛说如幻三昧经》(《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谈起 | 第182-186页 |
一、平等 | 第182-183页 |
二、无念 | 第183页 |
三、本净 | 第183页 |
四、虚空 | 第183-184页 |
五、本净、无修 | 第184页 |
六、本超因果 | 第184-185页 |
七、无勤 | 第185页 |
八、平等受戒 | 第185-186页 |
第六节 从《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谈起 | 第186-189页 |
一、法身 | 第186页 |
二、菩提 | 第186-187页 |
三、无有、无有法 | 第187页 |
四、平等 | 第187-188页 |
五、法界菩提 | 第188页 |
六、无分别 | 第188-189页 |
七、无念 | 第189页 |
八、轮涅无二 | 第189页 |
第七节 从《维摩诘所说经》谈起 | 第189-193页 |
一、本净任运(彻却脱噶)、无有 | 第189-190页 |
二、自性清净 | 第190页 |
三、无有 | 第190-191页 |
四、无住 | 第191-192页 |
五、菩提虚空 | 第192页 |
六、平等 | 第192页 |
七、无念 | 第192-193页 |
八、大悲 | 第193页 |
本章总结 | 第193-195页 |
第四章 东方妙喜佛国阿閦如来与大圆满法起源 | 第195-205页 |
第一节 从东方妙喜佛国阿閦如来(不动如来)《阿閦佛国经》谈起 | 第195-198页 |
第二节 从《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谈起 | 第198-199页 |
第三节 从《大般若波罗蜜经·见不动佛品第二十四》谈起 | 第199-200页 |
第四节 从《小品般若波罗蜜经·见阿閦佛品第二十五》谈起 | 第200页 |
第五节 从东方妙喜佛国维摩诘居士不二法门与《维摩诘经·见阿閦佛品第十二》谈起 | 第200-201页 |
第六节 金刚萨埵研究——从《大日经》、《金刚顶经》等等谈起 | 第201-203页 |
一、东方妙喜佛国金刚萨埵 | 第201-203页 |
二、大圆满法金刚萨埵净土 | 第203页 |
本章总结 | 第203-205页 |
第五章 禅宗思想与大圆满法 | 第205-225页 |
第一节 《一切法大圆满菩提心普作王》与《六祖坛经》修行对照 | 第205-215页 |
一、菩提自性 | 第206页 |
二、三身自性 | 第206-208页 |
三、自性本成 | 第208-209页 |
四、自性解脱知见 | 第209-210页 |
五、自性生万法 | 第210-211页 |
六、自性清净 | 第211-212页 |
七、自性本超因果 | 第212-213页 |
八、无念(应无所住而生心,离相而非无思、心念不起) | 第213-214页 |
九、六祖慧能大师见性修持的特点 | 第214-215页 |
第二节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顿悟真宗金刚般若修行达彼岸法门要诀》与大圆满法 | 第215-219页 |
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大圆满法修行 | 第216-217页 |
二、《顿悟真宗金刚般若修行达彼岸法门要诀》与大圆满法修行 | 第217-219页 |
第三节 《大乘入楞伽经》如来藏修行思想与大圆满法 | 第219-223页 |
一、普贤如来佛(Samantabhadra) | 第220页 |
二、自然智 | 第220-221页 |
三、如来藏 | 第221-222页 |
四、自性离文字 | 第222-223页 |
第四节 大圆满法与禅宗思想的差异研究 | 第223-225页 |
第六章 其它北传佛经与大圆满法关系 | 第225-240页 |
第一节 从阿毗达磨大乘经(大乘阿毗达磨契经)谈起 | 第225-227页 |
一、大圆满法的理论根据在《阿毗达磨大乘经》 | 第225-226页 |
二、平等法界与大圆满法自然智慧 | 第226-227页 |
第二节 从《大佛顶首楞严经》谈起 | 第227-229页 |
一、虚空藏菩萨修行 | 第227页 |
二、空如来藏 | 第227-228页 |
三、文殊师利菩萨谈平等 | 第228-229页 |
第三节 如来藏系的《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胜鬘经》)、《大方广如来藏经》(《如来藏经》)、《佛说不增不减经》与大圆满法 | 第229-230页 |
第四节 从《中论·观业品》、《中论·观涅槃品》谈起 | 第230-232页 |
一、本超因果(中论·观业品) | 第230-231页 |
二、轮涅无二如虚空(中论·观涅槃品) | 第231-232页 |
第五节 从《禅法要解》及三解脱门的空三昧谈起 | 第232-233页 |
一、消融 | 第232页 |
二、虚空定 | 第232页 |
三、大悲 | 第232-233页 |
四、三解脱门 | 第233页 |
第六节 《妙法莲华经》与大圆满法 | 第233-237页 |
一、自然智(大圆满法修行培养的基础) | 第233-234页 |
二、菩提心 | 第234页 |
三、无有 | 第234-235页 |
四、平等 | 第235页 |
五、虚空 | 第235-236页 |
六、法性 | 第236页 |
七、三身 | 第236-237页 |
第七节 从《大般涅槃经》谈起 | 第237-240页 |
一、无自性 | 第237页 |
二、童子瓶身 | 第237-238页 |
三、本超因果 | 第238-240页 |
第七章 大圆满法修行成果与北传佛经究竟涅槃解脱比较 | 第240-259页 |
第一节 大圆满法修行成果介绍 | 第240-245页 |
一、四种道力 | 第240页 |
二、上中下三根成就 | 第240-241页 |
三、最终究竟果 | 第241-243页 |
四、法性穷尽之果 | 第243-244页 |
五、龙钦饶降巴尊者谈三身光明(注:作为以上第三部分的补充) | 第244页 |
六、龙钦饶降巴尊者对修行大圆满法菩萨道十地的解说 | 第244-245页 |
第二节 虹光化身实地考证与科学解说 | 第245-247页 |
一、虹光化身实地考证 | 第245-246页 |
二、科学解说 | 第246-247页 |
第三节 大圆满法的果位思想研究 | 第247-249页 |
一、见修行果皆不立 | 第247页 |
二、果是什么果?(三身任运之果) | 第247-249页 |
三、究竟解脱涅槃是什么?(三身五智) | 第249页 |
第四节 大圆满法修行成就者研究 | 第249-253页 |
一、虹光化身索南南杰 | 第250页 |
二、虹光化身者田野调查——新龙乐莫寺堪钦多吉强·阿曲喇嘛(公元1918~1998年) | 第250-252页 |
三、瓦西·梅瓦堪千才旺仁真的研究(1958年飞升虹化) | 第252-253页 |
第五节 与北传佛经究竟涅槃境界比较 | 第253-259页 |
一、北传佛经究竟涅槃的概念 | 第253-256页 |
二、大圆满法究竟涅槃修行 | 第256页 |
三、比较如下 | 第256-259页 |
第八章 宁玛派大圆满法与苯教大圆满法比较差异 | 第259-271页 |
第一节 苯教山南区(南派)九乘介绍 | 第260页 |
第二节 田野调查青海省同仁县文嘉寺大圆满法修行 | 第260-264页 |
一、参访文嘉寺 | 第260-261页 |
二、旦科喇嘛师父讲解大圆满法三年闭关课程 | 第261-264页 |
第三节 以四川省阿坝县朗依寺大圆满法修行为例 | 第264-265页 |
一、秦麦洛桑活佛访谈 | 第264页 |
二、朗依寺大圆满法三年闭关部分课程 | 第264-265页 |
第四节 四川省德格县夏扎日出的苯教夏察·扎西坚赞上师介绍 | 第265-266页 |
第五节 苯教大藏经大圆满法简介 | 第266-267页 |
一、无上心品库藏部 | 第266页 |
二、大圆满象雄耳传 | 第266页 |
三、比较 | 第266-267页 |
第六节 宁玛派大圆满法与苯教大圆满法比较 | 第267-271页 |
一、闭关内容 | 第267-269页 |
二、思想传承 | 第269-271页 |
结语 | 第271-286页 |
一、大圆满法代表文殊菩萨与东方妙喜阿閦佛国的传承 | 第271-273页 |
二、大圆满法与众多北传显密经论见地一致是大乘心法传承 | 第273-277页 |
三、大圆满法强调自然智慧与光光相融 | 第277-278页 |
四、大圆满法代表五台山和冈底斯山脉澄明水晶(水晶塔)光的传承 | 第278-279页 |
五、龙钦饶降巴尊者传承自大乘心法著作中大量引用大乘经典 | 第279-280页 |
六、大圆满正行超越文字非起源于禅宗而是文殊菩萨与妙喜佛国的影响 | 第280-281页 |
七、大圆满法传承文殊菩萨的本超因果与轮涅无二见地 | 第281-282页 |
八、大圆满法宝瓶童子身的修炼为虹光化身与法报化三身任运的基础是尖端人体科学技术 | 第282-283页 |
九、大圆满正行不用手印咒语灌顶坛城曼荼罗等而强调中脉明点看虚空 | 第283-284页 |
十、大圆满法普及可提升人类意识科学减少毒品与精神疾病促进世界和平 | 第284-286页 |
参考文献 | 第286-301页 |
附录一 (第二章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 | 第301-362页 |
第一节 自然智慧(自然智、本觉智光、本智、内证智) | 第301-303页 |
第二节 无有、无有法 | 第303-306页 |
第三节 本净 | 第306-307页 |
第四节 无修、元成、无勤作 | 第307-309页 |
第五节 虚空、虚空自然智 | 第309-311页 |
第六节 无住 | 第311-312页 |
第七节 平等、平等住、平等法界 | 第312-315页 |
第八节 无分别智 | 第315-316页 |
第九节 觉性赤裸、赤露、明光赤露、觉明赤裸 | 第316-318页 |
第十节 自解脱、烦恼自解脱 | 第318-319页 |
第十一节 无念、不作意而住 | 第319-321页 |
第十二节 无勤自然住、松缓住、次第松 | 第321-322页 |
第十三节 童子瓶身、宝瓶童子身 | 第322-323页 |
第十四节 自然任运、任运 | 第323-324页 |
第十五节 本超因果(无异熟、无受报轮回) | 第324-325页 |
第十六节 轮涅无二如虚空 | 第325-327页 |
第十七节 自明、自生自明 | 第327-328页 |
第十八节 无自性、自性 | 第328-331页 |
第十九节 中脉验相、中脉 | 第331-332页 |
第二十节 双眼智慧脉 | 第332-334页 |
第二十一节 穷尽法界、法界穷尽、解脱法界 | 第334-336页 |
第二十二节 大迁转身、虹光化身 | 第336页 |
第二十三节 光明如来藏 | 第336-339页 |
第二十四节 普贤法界法界 | 第339-340页 |
第二十五节 三身自现、自现三身 | 第340-341页 |
第二十六节 本性(澄明本性、光明本性) | 第341-343页 |
第二十七节 菩提心 | 第343-345页 |
第二十八节 自性清净 | 第345-347页 |
第二十九节 觉性、本然明觉、本然相续之心 | 第347-350页 |
第三十节 无破无立 | 第350页 |
第三十一节 大悲、大悲周遍 | 第350-351页 |
第三十二节 五身、五身五智 | 第351-353页 |
第三十三节 四光脉 | 第353-354页 |
第三十四节 唯一 | 第354-356页 |
第三十五节 六灯、四灯 | 第356页 |
第三十六节 消融 | 第356-357页 |
第三十七节 自现 | 第357页 |
第三十八节 四相(四种光明相) | 第357-359页 |
《大圆满心性休息》中引用北传佛经与藏译佛经(不含密续) | 第359-362页 |
附录二 (第三章文殊菩萨思想看大圆满法见地) | 第362-378页 |
第二节 从《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谈起 | 第362页 |
第四节 从《佛说魔逆经》谈起 | 第362页 |
第五节 从《佛说如幻三昧经》(《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谈起 | 第362-363页 |
第六节 从《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谈起 | 第363页 |
第八节 从《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谈起 | 第363-365页 |
第九节 从《央掘魔罗经》谈起 | 第365-366页 |
第十节 从《佛说文殊师利巡行经》(《佛说文殊尸利行经》)谈起 | 第366-367页 |
第十一节 从《文殊师利净律经》谈起 | 第367-368页 |
第十二节 从《思益梵天所问经》、《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谈起 | 第368-371页 |
第十三节 从《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谈起 | 第371-372页 |
第十四节 从《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谈起 | 第372-375页 |
第十五节 从《大宝积经·文殊师利说般若会第四十六之二》谈起 | 第375-376页 |
第十六节 从《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卷上一名阿阇世王品)谈起 | 第376-378页 |
附录三(第六章其它北传佛经与大圆满法关系) | 第378-391页 |
第六节 《妙法莲华经》与大圆满法 | 第378页 |
第八节 从《华严经·入法界品》谈起 | 第378-380页 |
第九节 从《解深密经》谈起 | 第380-382页 |
第十节 从《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第四十三》谈起 | 第382-383页 |
第十一节 从《圆觉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谈起 | 第383-385页 |
第十二节 从《究竟一乘宝性论》谈起 | 第385-3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391-392页 |
后记与答辩记录 | 第392-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