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各种桥梁论文--桥梁:按结构分论文--梁式桥论文

简支转连续梁桥挠度控制理论与试验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绪论第8-17页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10页
   ·简支转连续体系及其相关理论的发展概况第10-15页
     ·简支转连续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第10-12页
     ·简支转连续体系的类型及特点第12-15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简支转连续梁桥挠度控制理论第17-34页
   ·弹性变形计算理论第17-19页
   ·混凝土的徐变理论第19-28页
     ·混凝土的徐变及影响因素第19-21页
     ·混凝土徐变的计算理论第21-23页
     ·几种常用的徐变预测模式第23-27页
     ·几种常用的徐变预测模式对比第27-28页
   ·基于ANSYS 平台的徐变准则二次开发第28-32页
     ·引入徐变材料的本构关系第28-30页
     ·UPFs 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步骤第30-31页
     ·徐变系数拟合与徐变增量方程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3章 预制T 梁理论与实测挠度对比分析第34-50页
   ·引言第34页
   ·实桥挠度测试第34-38页
     ·工程概况第34-35页
     ·测点的布置与测量第35-36页
     ·测试结果分析第36-38页
   ·预制T 梁变形仿真分析第38-46页
     ·预应力损失计算第39-41页
     ·建立计算模型第41-42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42-45页
     ·理论与实测挠度对比第45-46页
   ·预应力梁中普通钢筋的影响第46-49页
     ·应力对比分析第46-48页
     ·位移对比分析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简支转连续梁桥全过程仿真分析第50-61页
   ·引言第50页
   ·建立计算模型第50-51页
   ·仿真计算结果分析第51-57页
     ·各施工阶段变形图第51-52页
     ·位移应力时程分析第52-55页
     ·各阶段位移和应力对比第55-57页
   ·预应力、次内力与应力重分布第57-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5章 反拱挠度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第61-69页
   ·引言第61页
   ·反拱挠度影响因素分析第61-65页
     ·影响弹性变形的因素第61-62页
     ·弹性变形计算第62-63页
     ·影响因素对比分析第63-65页
   ·简支转连续梁桥挠度控制措施第65-67页
     ·挠度控制的理论措施第65-66页
     ·挠度控制的施工措施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结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附录第74-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吸能分析的车辆碰撞仿真与再现研究
下一篇:拱桥损伤识别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