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鼠伤寒沙门氏菌适应宿主环境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5页
   ·蛋白质组学简介第12-23页
     ·蛋白质组学概况及发展第12-13页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手段第13-18页
       ·生物质谱离子化技术第13-15页
       ·生物质谱的类型第15-18页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内容和策略第18-23页
   ·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研究简介第23-32页
     ·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特征第23-24页
     ·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致病机制第24-32页
       ·沙门氏菌毒力岛1(SPI-1)和毒力岛2(SPI-2)第25-29页
       ·PhoP/PhoQ双组分系统第29-32页
   ·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研究的现状第32-35页
第二章 双向电泳技术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第35-69页
   ·引言第35-37页
   ·材料与方法第37-42页
     ·菌株与培养方法第37页
     ·可溶蛋白组分的制备和定量第37-39页
     ·双向电泳样品的制备和电泳分离第39-40页
     ·双向电泳图像的比较和分析第40-41页
     ·切胶和蛋白酶解第41页
     ·用MALDI-TOF/TOF进行质谱分析第41-42页
     ·数据库搜索第42页
   ·结果与讨论第42-66页
     ·双向电泳技术的改进第42-49页
       ·pH4-7的IPG胶条能够更好的分离鼠伤寒沙门氏菌样品第43页
       ·使用1mm的凝胶能得到更加清晰的2D图谱第43-45页
       ·针对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蛋白沉淀方法第45-47页
       ·解决"硫脲效应"第47-49页
     ·对多种菌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蛋白质组进行"快照"第49-52页
     ·在PhoP/PhoQ系统激活和抑制条件下的蛋白质组变化研究第52-66页
       ·实验条件的建立第52-54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数据总览第54-58页
       ·许多蛋白质在3 h到9 h的培养过程中发生降解第58-61页
       ·对降解蛋白进行功能分类和降解机制分析第61-65页
       ·预测降解蛋白的酶解位点第65-66页
   ·小结第66-69页
第三章 SILAC标记结合LC-MS/MS技术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第69-102页
   ·引言第69-71页
   ·材料与方法第71-78页
     ·菌株与培养条件第71-73页
     ·SILAC样品的制备第73页
     ·SILAC样品的分离和酶解第73-75页
       ·蛋白沉淀和分离第73-74页
       ·切胶和蛋白质胶内酶解第74-75页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分析第75-76页
     ·质谱数据分析——蛋白质鉴定和定量第76-77页
     ·定量结果的功能学分析第77-78页
     ·绘制热图(heat map)第78页
   ·结果第78-96页
     ·应用SILAC技术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定量研究的实验方案第78-84页
       ·SILAC技术的标记效率第78-79页
       ·实验条件的建立第79-81页
       ·基于SILAC技术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策略和结果概览第81-84页
     ·低[Mg~(2+)]、Cl8G和PhoP~c对PhoP/PhoQ调控网络产生不同的影响第84-89页
     ·代谢通路的系统性分析第89-94页
     ·低[Mg~(2+)]条件对调控因子IHF的影响第94-95页
     ·受调控的未知功能蛋白第95-96页
   ·讨论第96-100页
   ·小结第100-102页
第四章 总结及展望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18页
中英文对照表第118-119页
附表1第119-12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第122-123页
致谢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自发地理信息的空间数据表达与管理方法研究
下一篇:藏北高原地山雀繁殖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