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孢短芽孢杆菌S62-9产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及部分特性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25页 |
·侧孢短芽孢杆菌产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侧孢短芽孢杆菌代谢产生抗菌物质的抗菌活性 | 第10-11页 |
·侧孢短芽孢杆菌的抗肿瘤活性 | 第11页 |
·侧孢短芽孢杆菌的杀虫活性 | 第11-12页 |
·侧孢短芽孢杆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 第12-13页 |
·侧孢短芽孢杆菌产生的其他活性物质 | 第13页 |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抗菌肽的定义 | 第13-14页 |
·抗菌肽的分类 | 第14-15页 |
·抗菌肽的作用机理 | 第15-16页 |
·抗菌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第16页 |
·抗菌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抗菌肽的前景展望 | 第17页 |
·微生物源抗菌肽研究概况 | 第17-22页 |
·微生物源抗菌肽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微生物源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技术 | 第21-22页 |
·本课题立题依据及前景分析 | 第22-23页 |
·立题依据 | 第22-23页 |
·前景分析 | 第23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意义 | 第23-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3-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1页 |
·试验材料 | 第25-26页 |
·试验菌种 | 第25页 |
·培养基 | 第25-26页 |
·主要试剂 | 第2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页 |
·抗菌物质发酵方法 | 第26-27页 |
·斜面培养 | 第26-27页 |
·种子菌悬液制备 | 第27页 |
·发酵液制备 | 第27页 |
·抗菌物质分离纯化 | 第27-29页 |
·粗发酵液制备 | 第27页 |
·硫酸铵盐析 | 第27页 |
·透析脱盐 | 第27页 |
·离子交换层析 | 第27-28页 |
·分子筛层析 | 第28页 |
·分析测定方法 | 第28-29页 |
·抗菌物质的部分特性研究 | 第29-31页 |
·热稳定性 | 第29页 |
·高温下处理不同时间的稳定性 | 第29页 |
·pH 值稳定性 | 第29页 |
·对蛋白酶的敏感性 | 第29页 |
·抑菌谱的测定 | 第29页 |
·紫外全波长扫描 | 第29页 |
·红外光谱测定 | 第29-30页 |
·急性毒理试验 | 第30-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41页 |
·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 | 第31-35页 |
·粗发酵液的制备 | 第31页 |
·粗发酵液的浓缩 | 第31页 |
·硫酸铵沉淀 | 第31页 |
·透析脱盐 | 第31页 |
·DEAE-52 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 | 第31-32页 |
·透析浓缩 | 第32页 |
·分子筛层析 | 第32-33页 |
·高效毛细管电泳鉴定 | 第33-34页 |
·差热分析测定 | 第34-35页 |
·抗菌物质部分特性研究 | 第35-41页 |
·热稳定性 | 第35-36页 |
·高温下不同时间处理的稳定性 | 第36页 |
·pH 值稳定性 | 第36-37页 |
·对蛋白酶的敏感性 | 第37-38页 |
·抑菌谱的研究 | 第38-39页 |
·紫外全波长扫描 | 第39页 |
·红外光谱测定 | 第39-40页 |
·急性毒理试验 | 第40-41页 |
4 讨论 | 第41-43页 |
·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 | 第41-42页 |
·抗菌物质的部分特性研究 | 第42-43页 |
·抗菌物质性质的研究 | 第42页 |
·抑菌谱的研究 | 第42页 |
·关于结构的初步研究 | 第42-43页 |
5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作者简历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