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概述 | 第10页 |
| ·萘酰亚胺类衍生物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单萘酰亚胺类衍生物 | 第10-11页 |
| ·双萘酰亚胺类衍生物 | 第11-12页 |
| ·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发展前景 | 第12-13页 |
| ·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 ·死亡受体介导的外部途径 | 第13页 |
| ·线粒体参与的内部途径 | 第13-16页 |
| ·溶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第16-20页 |
| ·溶酶体 | 第16页 |
| ·溶酶体膜通透性改变的相关机制 | 第16-17页 |
| ·溶酶体组织蛋白酶 | 第17-18页 |
| ·溶酶体凋亡途径 | 第18-19页 |
| ·内部途径中溶酶体的作用 | 第19-20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页 |
| ·展望 | 第20-22页 |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35页 |
| ·实验材料 | 第22-25页 |
| ·细胞株 | 第22页 |
| ·实验药物 | 第22-23页 |
| ·实验试剂 | 第23-25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25-26页 |
| ·常用试剂配制 | 第26-29页 |
| ·常用实验方法 | 第29-35页 |
| ·灭菌 | 第29-30页 |
| ·细胞的传代 | 第30页 |
| ·细胞的复苏 | 第30页 |
| ·细胞的冻存 | 第30-31页 |
| ·细胞内RNA的提取 | 第31页 |
| ·RNA的反转录 | 第31页 |
| ·Realtime PCR | 第31-32页 |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32页 |
| ·细胞内总蛋白的提取 | 第32页 |
| ·蛋白含量测定(Bradford比色法) | 第32-33页 |
| ·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 | 第33-35页 |
| 第3章 7c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研究 | 第35-43页 |
| ·概述 | 第35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 ·实验材料 | 第35-36页 |
| ·MTT实验 | 第36页 |
| ·克隆形成试验 | 第36-37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37页 |
| ·实验结果 | 第37-41页 |
| ·7c对不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 ·7c对不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 第38-39页 |
| ·7c对HeLa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39-41页 |
| ·讨论 | 第41-43页 |
| 第4章 7c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 第43-53页 |
| ·概述 | 第43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 ·Hoechst33528染色 | 第43-44页 |
| ·PI单染FCM测定 | 第44页 |
| ·Annexin V-FITC/PI双染FCM检测 | 第44-45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45页 |
| ·实验结果 | 第45-52页 |
| ·7c对HeLa细胞形态的影响——Hoechst 33528染色 | 第45-46页 |
| ·7c对HeLa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46-50页 |
| ·7c对HeLa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第50-52页 |
| ·讨论 | 第52-53页 |
| 第5章 7c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 第53-74页 |
| ·概述 | 第53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3-59页 |
| ·实验材料 | 第53-54页 |
| ·细胞内活性氧簇含量的检测——DCFH-DA荧光探针 | 第54-55页 |
| ·细胞内丙二醛(MDA)的检测 | 第55-56页 |
| ·溶酶体膜稳定性的检测——AO染色 | 第56-57页 |
| ·线粒体膜电位的检测——罗丹明123 | 第57页 |
| ·免疫荧光检测 | 第57-58页 |
| ·Caspase-3,-8和-9的活性分析 | 第58-59页 |
| ·Western blot实验 | 第59页 |
| ·Realtime PCR实验 | 第59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59页 |
| ·实验结果 | 第59-73页 |
| ·7c对HeLa细胞内ROS、MDA含量的影响 | 第59-61页 |
| ·7c对HeLa细胞溶酶体膜稳定性的影响 | 第61-65页 |
| ·7c对Bcl-2、Bax、Bid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 | 第65-67页 |
| ·7c对HeLa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第67-71页 |
| ·7c对Caspase-3、-8和-9活性的影响 | 第71-73页 |
| ·讨论 | 第73-74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论文及专利发表情况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