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研究背景 | 第9-15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常用方法与策略 | 第10-14页 |
| ·直接药物设计方法 | 第10-12页 |
| ·间接药物设计方法 | 第12-14页 |
| ·CADD的常用策略 | 第14页 |
| ·论文的总体安排 | 第14-15页 |
| 第2章 ER配体的亚型选择性研究:三维药效团模型的构建 | 第15-34页 |
| ·引言 | 第15-1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6-26页 |
| ·配体小分子的准备 | 第16-25页 |
| ·药效团模型的构建 | 第25页 |
| ·药效团模型的验证 | 第25-26页 |
| ·虚拟筛选 | 第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3页 |
| ·ERα亚型选择性配体的药效团模型 | 第26-28页 |
| ·ERβ亚型选择性配体的药效团模型 | 第28-29页 |
| ·药效团模型的可靠性及选择性的验证 | 第29-31页 |
| ·ERα和ERβ药效团模型之间的比较 | 第31-33页 |
| ·ER配体亚型选择性的研究意义 | 第33页 |
| ·结论 | 第33-34页 |
| 第3章 基于HDAC1的新型靶向小分子的设计研究 | 第34-46页 |
| ·引言 | 第34-37页 |
| ·HDAC的分类和结构特征 | 第35-36页 |
| ·HDACi的分类和结构特征 | 第36-3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7-40页 |
| ·HDAC1的同源模建 | 第37-38页 |
| ·HDAC1模型的优化与验证 | 第38页 |
| ·虚拟筛选 | 第38页 |
| ·咔啉类小分子的准备 | 第38页 |
| ·分子对接 | 第38-40页 |
| ·ADME性质的初步预测 | 第4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5页 |
| ·HDAC1的同源模型 | 第40-42页 |
| ·HDAC1模型的验证 | 第42-43页 |
| ·咔啉类小分子的对接结果及ADME性质的初步预测结果 | 第43-45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第4章 基于AChE双活性中心的有机磷化合物的计算模拟研究 | 第46-54页 |
| ·引言 | 第46-48页 |
| ·AChE的结构特征 | 第46-47页 |
| ·簇合效应在有机磷化合物设计中的应用 | 第47-4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8-50页 |
| ·AChEIs和AChE的收集 | 第48页 |
| ·AChEIs和AChE的准备 | 第48-49页 |
| ·柔性分子对接 | 第49-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2页 |
| ·N系列化合物的对接结果及其构效关系 | 第50-52页 |
| ·N系列化合物结合自由能的分析 | 第52页 |
| ·结论 | 第52-54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6页 |
| 发表论文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