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1页 |
·选题背景以及意义 | 第8-10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流动性及流动性风险的界定 | 第10-12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流动性风险的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极值理论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Copula理论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论文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主要贡献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现今流动性风险计量的主要方法 | 第21-29页 |
·指标计量法 | 第21-25页 |
·静态财务指标及要求 | 第21-23页 |
·动态计量指标 | 第23-25页 |
·高级计量法 | 第25-27页 |
·VaR测度的基本概念及算法 | 第25-26页 |
·L-VaR测度的基本概念及算法 | 第26-27页 |
·ES测度的基本概念及算法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基于指标计量法的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分析 | 第29-36页 |
·综合评价指标 | 第29-31页 |
·存贷比率 | 第29-30页 |
·存贷期限结构分析 | 第30-31页 |
·资产流动性评价指标 | 第31-33页 |
·流动性比率 | 第31-32页 |
·不良贷款率 | 第32-33页 |
·负债流动性分析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基于POT—ES高阶的银行内部流动性风险测度 | 第36-45页 |
·引入POT模型拟合收益率序列的尾部 | 第36-38页 |
·广义随机占优单调一致风险测度ES~(n) | 第38-39页 |
·基于POT-高阶ES模型的商业银行内部流动性风险测度 | 第39-43页 |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39-40页 |
·阀值的选取和参数估计 | 第40-42页 |
·VaR、ES和ES~(n)的计算 | 第42-43页 |
·返回检验及实证结果分析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引入Copula理论的银行外部流动性测度 | 第45-61页 |
·Copula理论 | 第45-51页 |
·Copula函数的定义以及基本性质 | 第45-46页 |
·Copula函数的分类 | 第46-49页 |
·Copula函数的参数估计方法 | 第49-50页 |
·Copula函数的检验 | 第50-51页 |
·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理论 | 第51-53页 |
·核函数的选择 | 第52页 |
·窗宽的选择 | 第52-53页 |
·Copula函数—Kernel模型的建立 | 第53页 |
·基于Copula理论的中国商业银行外部流动性风险实证分析 | 第53-60页 |
·样本数据选取 | 第54页 |
·描述性统计与边缘分布函数的估计 | 第54-56页 |
·Copula函数的参数估计与检验 | 第56-58页 |
·基于T—Copula函数的不同权重下银行整体板块外部流动性风险的VaR与ES估计 | 第58-59页 |
·中国各大商业银行等权重下外部流动性风险估计结果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附录 | 第68-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