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甘露之變及其对晚唐文人的影响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言第7-13页
引输:從大和二年劉蕡對策案谈起第13-19页
 一 劉蕡的策文第13-16页
 二 劉蕡的坎坷仕途第16-19页
上编:甘露之變前後的政局第19-109页
 第一章 大和年間的宦官集團:以王守澄為考查中心第20-40页
  一 徐州監軍使第20-22页
  二 卸任监軍使入朝第22-25页
  三 昇任樞密使第25-31页
  四 登上權力顶峰第31-35页
  五 与鄭注的關系第35-38页
  附:監軍使任期表第38-40页
 第二章 宋申锡案考辨第40-53页
  一 大和初的外朝宰相第40-44页
  二 文宗與宋申锡谋劃的目標第44-47页
  三 王守澄等如何锻煉成狱第47-51页
  四 平反所反映的宦官内部矛盾第51-53页
 第三章 甘露之燮遇程探析第53-78页
  一 牛李兩黨交替執政第53-57页
  二 李训、鄭注的專權第57-61页
  三 李训在事變前後的行迹第61-64页
  四 鄭注在甘露之變中的作用第64-72页
  五 事變失败原因分析第72-74页
  六 甘露之變遇難者考第74-77页
  附:唐大明宫平面图第77-78页
 第四章 唐文宗與甘露之變第78-93页
  一 文宗朝的储位之爭第78-84页
  二 關於文宗之"盡誅宦官"第84-87页
  三 所謂的"模範監狱囚徒"第87-93页
 第五章 從澤潞之役看會昌初年南衙北司之爭第93-109页
  一 澤潞的真實罪状第94-98页
  二 討伐澤潞的不利因素第98-101页
  三 武宗封皇权的紧张心理第101-102页
  四 李德裕的尴尬处境第102-106页
  五 宦官集团在此役中的态度第106-109页
下编:文人的驚悚與抗争第109-162页
 第六章 张祜的第三次畏安之行前後第110-121页
  一 三入长安考第110-114页
  二 甘露之变後的行迹第114-121页
 第七章 杜牧甘露之变前後思想行跻探析第121-133页
  一 分司东都原因第121-126页
  二 东都的行蹤與交遊第126-130页
  三 畏禍心理的形成第130-133页
 第八章 李商隐封甘露之燮的思考第133-148页
  一 批评发动事变者的草率第134-137页
  二 控诉宦官滥杀暴行第137-139页
  三 冀望藩镇收拾朝政危局第139-140页
  四 钦仰敢於反封宦官专权者第140-144页
  附:從遊莊恪經歷對溫庭筠的影響第144-148页
 第九章 於無聲處的驚響:一群看似置身事外的诗人第148-162页
  一 东都诗人群:無復更思身外事第148-154页
  二 许浑:徒詠採芝歌第154-159页
  三 姚、贾:晴山荒景觅诗题第159-162页
结语第162-164页
参考文献第164-170页

论文共1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WR模型的中国省域交通碳减排压力及能力研究
下一篇:赵孟頫与元代中期诗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