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1.2.1 关于杠杆收购的研究 | 第12-14页 |
1.2.2 关于杠杆收购的财务风险研究 | 第14-16页 |
1.2.3 关于杠杆收购的财务风险防范研究 | 第16-18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8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 创新点 | 第19-20页 |
2 杠杆收购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2.1 杠杆收购的相关概念 | 第20-23页 |
2.1.1 杠杆收购的定义 | 第20页 |
2.1.2 杠杆收购模式介绍 | 第20-23页 |
2.2 杠杆收购的财务风险 | 第23页 |
2.3 杠杆收购的相关理论 | 第23-26页 |
2.3.1 资本结构理论 | 第24页 |
2.3.2 价值低估理论 | 第24页 |
2.3.3 现金流量理论 | 第24页 |
2.3.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4页 |
2.3.5 风险基础财务管理理论 | 第24-26页 |
3 龙薇传媒杠杆收购万家文化案例介绍 | 第26-29页 |
3.1 杠杆收购双方简介 | 第26-27页 |
3.1.1 龙薇传媒(收购主体)简介 | 第26页 |
3.1.2 万家文化(被收购方)简介 | 第26-27页 |
3.2 杠杆收购过程 | 第27-29页 |
3.2.1 计划收购阶段 | 第27-28页 |
3.2.2 资金支付阶段 | 第28页 |
3.2.3 转让变动阶段 | 第28页 |
3.2.4 终止转让阶段 | 第28-29页 |
4 收购双方在杠杆收购不同阶段的财务风险分析 | 第29-37页 |
4.1 计划收购阶段的财务风险 | 第29-30页 |
4.1.1 信息不对称风险 | 第29页 |
4.1.2 价值低估风险 | 第29-30页 |
4.2 资金支付阶段的财务风险 | 第30-33页 |
4.2.1 融资风险 | 第30-31页 |
4.2.2 资金支付风险 | 第31-32页 |
4.2.3 短期偿债风险 | 第32-33页 |
4.3 终止收购阶段的财务风险 | 第33页 |
4.4 万家文化杠杆收购前后的财务风险评估 | 第33-37页 |
4.4.1 F分数模型简介 | 第34页 |
4.4.2 万家文化F分数模型财务风险评估 | 第34-37页 |
5 杠杆收购不同阶段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 第37-43页 |
5.1 计划收购阶段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 第37-39页 |
5.1.1 重视收购前的调查与分析,加强对被收购企业的了解 | 第37-38页 |
5.1.2 多种评估方法相结合,科学评估目标企业价值 | 第38-39页 |
5.2 资金支付阶段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 第39-42页 |
5.2.1 丰富融资渠道,合理选择融资方式 | 第39-40页 |
5.2.2 优化资本结构,灵活选取资金支付方式 | 第40-41页 |
5.2.3 控制收购主体的举债规模,构建财务风险控制的动态模型 | 第41-42页 |
5.3 终止收购阶段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 第42-43页 |
6 研究结论、启示、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第43-4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3页 |
6.2 启示 | 第43-44页 |
6.2.1 合理运用财务杠杆,保持适度的负债规模 | 第43页 |
6.2.2 提高投资银行的专业化程度,充分发挥投资银行的作用 | 第43-44页 |
6.2.3 建立与完善控制权市场,健全并购法律体系 | 第44页 |
6.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