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能源债券违约案例分析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引言 | 第9-15页 |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典型性分析 | 第9-10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1.1.3 典型性分析 | 第10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 1.2.1 债券违约研究 | 第10-11页 | 
| 1.2.2 过度投融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 1.2.3 文献评述 | 第12页 | 
|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第12-14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1.3.2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 1.4 本文特色与不足 | 第14-15页 | 
| 2 永泰能源债券违约案例介绍 | 第15-21页 | 
| 2.1 案例行业背景 | 第15-16页 | 
| 2.2 公司历史沿革 | 第16-17页 | 
| 2.3 违约案例描述 | 第17-21页 | 
| 2.3.1 债务形成历史 | 第17-20页 | 
| 2.3.2 违约事件概况 | 第20页 | 
| 2.3.3 兑付情况介绍 | 第20-21页 | 
| 3 永泰能源债券违约案例分析 | 第21-32页 | 
| 3.1 外部原因 | 第21-23页 | 
| 3.1.1 融资环境层面 | 第21-22页 | 
| 3.1.2 行业环境层面 | 第22-23页 | 
| 3.2 内部原因 | 第23-27页 | 
| 3.2.1 投资问题层面 | 第23-24页 | 
| 3.2.2 财务问题层面 | 第24-27页 | 
| 3.3 违约影响分析 | 第27-29页 | 
| 3.3.1 触发交叉违约 | 第27-28页 | 
| 3.3.2 股债双停,机构投资者损失严重 | 第28页 | 
| 3.3.3 评级下调 | 第28-29页 | 
| 3.4 永泰能源债券违约对策分析 | 第29-32页 | 
| 3.4.1 断腕自救,资产出售 | 第29-30页 | 
| 3.4.2 展期兑付,协商调解 | 第30页 | 
| 3.4.3 债务重组,寻求外援 | 第30-32页 | 
| 4 案例启示 | 第32-36页 | 
| 4.1 对债券发行人 | 第32-33页 | 
| 4.1.1 关注行业风险,避免盲目多元化扩张 | 第32页 | 
| 4.1.2 拓宽融资渠道,利用新型融资方式 | 第32-33页 | 
| 4.2 对监管者 | 第33-34页 | 
| 4.2.1 强化监管 | 第33页 | 
| 4.2.2 完善债券违约处置的法治化建设 | 第33-34页 | 
| 4.3 对评级机构的建议 | 第34页 | 
| 4.3.1 改善评级技术和方法 | 第34页 | 
| 4.3.2 完善评级机构的跟踪评级制度 | 第34页 | 
| 4.4 对投资者 | 第34-36页 | 
| 4.4.1 关注产能过剩行业 | 第34页 | 
| 4.4.2 关注发行人融资结构 | 第34-36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36-37页 | 
| 5.1 结论 | 第36页 | 
| 5.2 展望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 后记 | 第40-4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