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稀土配合物 | 第12-13页 |
1.1.1 稀土离子的发光特点 | 第12页 |
1.1.2 稀土配合物发光机理 | 第12-13页 |
1.1.3 稀土配合物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1.2 稀土杂化材料的合成 | 第13-17页 |
1.2.1 二氧化硅 | 第13-14页 |
1.2.2 离子液体 | 第14-15页 |
1.2.3 水凝胶 | 第15页 |
1.2.4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 第15-16页 |
1.2.5 层状粘土 | 第16-17页 |
1.3 稀土杂化材料的应用 | 第17-19页 |
1.3.1 离子检测 | 第17页 |
1.3.2 温度传感 | 第17-18页 |
1.3.3 气体传感 | 第18页 |
1.3.4 活性物质检测 | 第18-19页 |
1.3.5 生物应用 | 第19页 |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借助于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稀土杂化发光材料MCM-41-SH-Eu(phen) | 第21-32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1-23页 |
2.2.1 样品的合成 | 第21-22页 |
2.2.2 样品的表征 | 第22-2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3-30页 |
2.3.1 MCM-41-SH-Eu(phen)发光材料的组成、物相和形貌分析 | 第23-29页 |
2.3.2 MCM-41-SH-Eu(phen)介孔材料的发光性能分析 | 第29-30页 |
2.4 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借助于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稀土杂化发光材料[MCM-41-SH-Ln(DPA)_n] | 第32-45页 |
3.1 引言 | 第32-3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3-34页 |
3.2.1 样品的合成 | 第33-34页 |
3.2.2 样品的表征 | 第3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4页 |
3.3.1 [MCM-41-SH-Ln(DPA)_n,Ln=Tb,Eu;n=1,3]发光材料的组成、物相和形貌分析 | 第35-40页 |
3.3.2 MCM-41-SH-Tb(DPA)_3和MCM-41-SH-Eu(DPA)_3介孔材料的发光性能分析 | 第40-44页 |
3.4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水溶性杂化磷酸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 | 第45-55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5-47页 |
4.2.1 样品的合成 | 第45-46页 |
4.2.2 样品的表征 | 第46-4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4页 |
4.3.1 Ce_9Tb1-EDTMP水溶性发光材料的组成、物相和形貌分析 | 第47-49页 |
4.3.2 Ce-EDTMP、Tb-EDTMP、Ce_9Tb_1-EDTMP的发光性能分析 | 第49-51页 |
4.3.3 荧光滴定 | 第51-54页 |
4.4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