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基础科学论文--电子计算机在建筑中的应用论文

基于BIM与3DGIS的数字校园系统设计与研究--以数字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1 数字校园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2 数字校园国内现状第15-16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6-19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6页
        1.3.2 技术路线第16-18页
        1.3.3 创新点第18-19页
第二章 相关技术基础第19-25页
    2.1 海量数据的全球地形LOD模型第19-20页
    2.2 金字塔技术第20-21页
    2.3 海量真三维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第21页
    2.4 真三维数据快速编译与更新技术第21-22页
    2.5 BIM与3DGIS集成技术第22-25页
        2.5.1 BIM与3DGIS技术简介第22-23页
        2.5.2 BIM与3DGIS的集成现状第23-24页
        2.5.3 BIM与3DGIS的集成优势第24页
        2.5.4 BIM与3DGIS的集成技术难点第24-25页
第三章 项目系统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第25-31页
    3.1 数字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项目介绍第25页
    3.2 数字校园系统需求分析第25-26页
        3.2.1 数字校园系统数据需求第25-26页
        3.2.2 数字校园系统功能需求第26页
    3.3 数字校园系统总体设计第26-31页
        3.3.1 数字校园系统设计目的第27-28页
        3.3.2 数字校园系统设计原则第28页
        3.3.3 数字校园系统功能设计第28-31页
第四章 数字校园的构建第31-53页
    4.1 原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第31-36页
        4.1.1 遥感影像图第31-32页
        4.1.2 数字高程模型第32页
        4.1.3 建筑物的数据第32-34页
        4.1.4 地下管线的数据第34-36页
    4.2 基于3DGIS技术的校园场景搭建第36-39页
        4.2.1 影像第36-37页
        4.2.2 高程模型搭建第37-38页
        4.2.3 影像与高程结合第38-39页
    4.3 基于BIM技术的数字校园三维建模第39-44页
        4.3.1 建筑物建模第39-43页
        4.3.2 周围环境建模第43-44页
    4.4 地下管线模型搭建第44-46页
    4.5 BIM技术与3DGIS的结合第46-47页
        4.5.1 BIM技术与3DGIS结合的思路第46-47页
        4.5.2 BIM技术与3DGIS结合的过程第47页
    4.6 数字校园成果第47-53页
        4.6.1 地上场景第47-48页
        4.6.2 地下场景第48-49页
        4.6.3 数字校园系统的主要功能实现效果第49-53页
第五章 数字校园系统的优化研究第53-59页
    5.1 系统与现有研究成果对比第53-54页
        5.1.1 系统的优点第53-54页
        5.1.2 系统的缺点第54页
    5.2 系统优化分析第54-55页
        5.2.1 美观方向优化分析第54-55页
        5.2.2 运行效率方向优化分析第55页
        5.2.3 系统功能改进方向分析第55页
    5.3 优化方案构想第55-59页
        5.3.1 基于Revit的美观精细化改进方案第55-56页
        5.3.2 基于分布式的地图服务效率改进方案第56页
        5.3.3 基于物联网的系统功能扩展构想第56-5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6.1 结论第59页
    6.2 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作者简介第65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发表论文第65-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津新华世纪广场深基坑土方开挖与降水施工技术研究
下一篇:科学实验建筑的适用性绿色技术研究--以上海检验检疫局检测技术中心为例